紀云彤回到家,被大伯娘喊了過去。
老太太去世后家中就是大房在管事。
紀云彤父母在外為官,帶了弟弟和妹妹到任地,只留她一個人在老太太身邊盡孝。
既然從小沒怎么相處過,她與父母自然不怎么親近。
母親生她的時候險些大出血沒了,一直不怎么喜歡她,老太太病故后也沒打算接她過去,她就這么不尷不尬地在本家住著。
紀云彤對父母的冷淡沒什么怨言,母親生她遭了大罪,又給了她那么一樁好婚事,她還有什么可怨的。所以她雖和父母關系平平,卻也不忘在年節托人把家書和節禮捎過去,也算是盡了一份孝心。
“聽說你買了莊子和鋪子”大伯娘開口詢問。
紀云彤點頭“有些首飾和舊物不是時興的款式了,賣掉換成莊子和鋪子比較值錢,到時候我出嫁帶出去也更給我們家漲臉。”
大伯娘聽后一噎,心里有些泛酸,她嫁入紀家的時候什么陪嫁都沒有,一直被婆母拿來說事,妯娌也都看不起她。
紀云彤才十四歲,卻能自己買鋪子和莊子,真就是同人不同命。
“你有主意就好,我也是看你年紀小才過問幾句,你別怪伯娘多事。”大伯娘拉著紀云彤的手說道。
紀云彤“嗯”地應了一聲,乖巧地回握大伯娘的手。
大伯娘也是可憐人,三叔戰死后三嬸守了寡,兩人沒留下孩子。族老提出讓大伯兼祧兩房,意思就是大伯去給三嬸幫幫忙,讓三嬸給三叔留個后。
這么荒唐的事,大伯竟還答應了。
更荒唐的是三嬸連生了三個女孩兒,族老就讓他再兼著努力努力。這不,大伯娘這邊只得了個大兒子,三嬸那邊已經懷上第四胎了,也不知是男是女。
再這么生下去,也不知哪邊才算是兼的了。
這還只是大伯娘面對的糟心事之一。
糟心事之二是老太太生前偏疼小兒子,掌家的事一直交給小嬸嬸去打理,等到老太太去世以后交給大伯娘的已經是個空殼侯府。
問就是侯府本來就不富裕。
還是三嬸拿出錢出來應急,才叫侯府的日子不至于捉襟見肘。
代價是大伯又宿三嬸房里去了。
紀家這一攤子事說出去著實惹人發笑,難怪顧元奉瞧不上。
紀云彤問道“大哥回來了么”
提到兒子,大伯娘臉上的笑容就真切了幾分,忙說道“回來了,剛還問起你呢。現在他在書房溫書,你過去和他說說話吧,他讀書上的事我都不懂,你多跟他聊聊。”
紀云彤應了一聲,起身去書房找紀家大郎。
紀家大郎今年十六,大名紀兆豐,小名冬郎,一聽就知道是下雪天生的。他長了一張肖似大伯娘的臉,闊臉盤,濃眉毛,自帶一股正氣。
這臉生在男子身上還可以,生在女子身上便不怎么討喜,是以大伯娘在夫家的處境一直不怎么好。
“三妹妹你回來了。”見到自己堂妹,紀兆豐忙起身拉紀云彤坐下。他臉色漲紅,帶著明顯的喜悅“你怎么猜出這次詩會的題目的我提前做的詩得了張大學士的夸,他還要收我當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