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顧元奉在外面交的是應修齊這樣的朋友,她也不會總和他吵起來了。
只不過像應修齊這樣的才學與人品也不可能遍地都是就對了,像周頌他們那種把顧元奉當冤大頭的人才多如過江之鯽。
聽聞當年紀家乍然富貴,她大伯也是被一堆新交的狐朋狗友引上了歪路,沒幾年就變得吃喝嫖賭樣樣精通。
人家就是專哄他們這些沒見識的傻子。
要是沒有大伯這個先例在,紀云彤反應都不會那么大。
今天紀云彤要去拜訪的藏書家正好是應先生的朋友,紀云彤便決定與他們一起出門。
顧元奉一聽,心中頓時警惕起來,立刻說他也要跟著去。
顧父樂得和建陽長公主單獨相處,對此沒有意見。
應先生他們自然也沒理由不讓顧元奉跟著。
應先生本來就擔心應修齊沒有死心,倒是覺得顧元奉一起去更好。
哪怕應修齊表現得再穩重老成,應先生也清楚自家兒子今年也就是個十多歲的少年郎。這個年紀正是最沖動的,萬一他貿然做出什么事來只怕會壞了人這么多年來的情誼。
若是紀云彤當真與顧元奉退婚了,那倒是沒問題,一家有女百家求,應先生也不反對。可紀云彤這不是沒有退婚嗎
顧父待他如知己,他不能放任應修齊做不該做的事。
何況應先生心中也隱隱有種難言的憂慮紀云彤的性情和他亡妻頗為相像,應修齊的脾氣又隨了他,看著他們待在一起,他就難免會擔心日后他們也不能圓滿到白頭。
大概是自己走過了那樣的路,知道那條路上有多少荊棘,便不太想自家兒女再去走一遍。
若是沒有與他一起去地方上為官,他的妻子是不是就能健健康康地活著
他妻子死在巡堤期間,那場意外是天災,但也是人禍。哪怕他泣血上書換來了朝廷嚴懲貪官污吏的裁決,也換不回自己的愛妻。
應先生知道妻子肯定是不后悔的,若能重來一遍她興許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
可他這個活著的人始終在后悔。
所以聽到紀云彤說她去為官、應修齊守在后宅的時候,應先生有一瞬間想直接帶應修齊走,走得遠遠的。
他去官場走過一遭,知道那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他辭官的選擇看似不慕名利、瀟灑自由,實則只是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那些少年時說起過要去做的事,他一件都做不了。
還不如不看、不聽、不想。
他實在不想他們的孩子也承受這樣的痛苦。
顧元奉一起同行也好,這樣也能叫應修齊看清楚自己是沒有機會的。
趁早死了心才是最好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