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一屋子人都是精通詢問之道,都不需要用上審問的技巧皮毛,就得到了來自小孩的分享。
小孩還以為大人也對“堆木片山”的游戲感興趣,手舞足蹈的分享經驗“從不倒翁和陀螺就能看出來呀,重心低就穩,重心高就晃。”
一手捏一個玩具,狄昭昭小臉認真“所以小山想穩,首先重心要低、重心最好在中間,還有”
還別說。
用小兒玩具來打比方,挺好理解的。
而且這名字也起得十分貼切,一個縈繞在生活中各處的、看不見摸不著的小東西,忽然就好像活過來一樣,生動的浮現在腦海里重心。
有差役立馬想道“扎馬步是不是也能用這個詞解釋”
沒扎過馬步的狄昭昭
倒是狄寺丞和高寺卿兩人聽了更有感觸,這個詞能用的范圍,好像比想象中更廣。
而不花心思觀察,不花心思琢磨,沒有一些總結和想法,能如此精準的說出“重心”這個詞來嗎
顯然不行。
高寺卿忽然問狄松實“令郎是否自幼愛看些雜學之書”
“確實。”狄松實點頭,他意識到之前他還是認為的狹隘了,二郎似乎并不是只對“光”之一道感興趣。
還有今日這個“重心”絕非一日之功,昭哥兒言語間,似乎也有說到二郎對觀察腳印也頗有看法。
祖父努力回想這些年咸魚的求學之路,不管記憶中是不是,帶著這個想法去回憶,不是也變得是了。
就像是如果認定一個人非常富有,即使他在啃窩窩頭,人也只會想他是吃粗糧養生,而不是覺得他窮。
狄寺丞就這樣帶入,忽然感慨“二郎好似自幼是愛看些雜書,莫非他的天賦在此”
換完了銀票的狄先裕回來,一進門就聽到誅心之言。
什么叫他的天賦
咸魚是沒有天賦的要不還怎么順順利利的躺平
他連忙自揭其短,說出幼時讀書的真相“那可不是什么雜書,那都是話本,我換把書皮撕下來,換了張雜學書皮而已”
狄先裕震聲“不是爹你想的那種雜學之書”
誰小時候沒做過把小說換皮,偷偷帶去學校的事
沒聽誰說,看話本還能看出天賦來的那不就是看個樂呵嗎
狄松實睨他一眼,嫌棄“雜學就雜學,何必為了躲懶,往自己身上潑臟水”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這人竟還是他家二郎,狄寺丞當真嫌棄。
狄先裕
天地良心,他說的是實話大實話
到底發生了什么這年頭,他說實話都沒人信了
狄寺丞又轉頭看向小昭昭,輕快的笑容又緩緩浮現在臉上,取代了嫌棄。
幸而昭哥兒是個單純誠實的孩子,沒跟二郎學歪。
他瞅瞅咸魚,笑問小孩“昭哥兒你說說,你覺得爹爹有天賦、聰明嗎”
再一次夸爹爹成功的狄昭昭眼睛烏亮烏亮的,毫不猶豫,脆聲歡呼“當然啦我爹爹最聰明了,是全京城最好的爹爹哦”
小孩歡快極了“祖父你這次是真信了,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