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車輛過戶,還是購房買地,或者成立公司,簽訂各種合約,劉景懷這個身份都能從容辦理,沒有一點問題和阻礙。
劉景懷這個身份,目前是秦旭和老秦師傅兩個人一起使用。
秦旭以劉景懷為偽裝,除了出售異獸,收取各種來路不太正常的資金,還以劉景懷的身份,向潮海市政府申請了一處廢棄垃圾場場地六十年的經營權。
有一個地方,普通人很少看到,但無可否認,它正在包圍著我們的城市。
那就是垃圾處理地。
每個人,每天都會制造出大量的垃圾。
華國垃圾分類處理的概念,也就是這些年才開始提倡,但由于一直以來的習慣,垃圾分類處理在源頭上控制的并不好。
秦旭向潮海市政府提出申請的地方,是一座處于半棄用狀態的垃圾處理地。
這是秦旭經過調查,距離城市最近的垃圾處理地。
據說,這里原本是一處比較荒涼的凹陷山谷。后來被政府劃片為垃圾傾倒的場地。
據說從三十年前開始,每天都有從潮海市里開出的垃圾處理車在這里停留,將一車又一車無法再次回收處理的垃圾,傾倒在這座不起眼的山谷中。
神話中是精衛撿石填海,那么這處地方,就是人類垃圾平山谷。
人類的創造力驚人,但制造垃圾的能力,也好不遜色。
最初,還是以生活垃圾的傾倒為主,后來隨著生活水平的進步,老久廢棄的舊家具,完全壞掉的家用電器,難以分解的各種塑料垃圾,這些單靠著風吹日曬,數百年也無法將這些垃圾處理干凈。
事實上,這座臭氣熏天,不知道會對土地造成多大污染的“垃圾谷”,一直是潮海市政府這些年想要處理的老大難問題。
因為這處垃圾傾倒場,建設年份早,距離城市中心的位置比較近。
這幾年,也不是沒有人沒打聽過垃圾谷的開發意向。
只不過,這里的垃圾實在太多了,這樣一來,想要這塊土地,前期投入高昂開發清理費用。
垃圾傾倒堆積,方便省事,但是,想要讓“垃圾谷”里的垃圾消失,所要付出的代價,足以讓人毫不猶豫地打了退堂鼓。
這里的垃圾,都是已經被城市拾荒人搜刮過一遍了。
具有回收價值的易拉罐,塑料瓶,紙張以及金屬用品,都被拾荒人給弄走了。
能被露天倒在山谷里的垃圾,基本上都是既不能燃燒,也不能分解的麻煩東西。
劉景懷看準了這塊地之后,就沒有猶豫,他直接找了自己紅蓮蟻客戶中的大律師,幫他在跑這塊地的承包合約。
與此同時,他經過這位大律師的推薦,找了好些個生計十分困難的群體,當垃圾處理廠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