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在小飯館耳濡目染的孔旺,至少懂得煮干飯和稀飯時的水米配方,肉下鍋燜之前要先用沸水去血,炒菜之前要用油煸一下蔥姜蒜。
第一回不太熟,磕磕碰碰,還真被孔旺收拾出了一碗紅燒肉,一盤炒青菜,一鍋白米飯。
雖然紅燒肉不夠熟爛,咬得有些費力,青菜炒過了,顏色有些暗淡,米飯水加多了點,煮成了不干不稀的樣子。
但北寧和孔旺還是心滿意足,津津有味地把并不多的飯菜,橫掃一空。
他們自從離開家之后,都經過很長一段顛沛流離,居無定所,食不果腹的生活,日常儉省慣了,就算乍得面前出現滿滿一冰箱的食物,他們還是沒舍得煮太多。
午飯過后,也沒有休息習慣的北寧和孔旺就開始干活了。
“這一個食槽,劉叔說每個小時要加五斤的垃圾,里面至少要有一斤的塑料垃圾。但是最好不要一次性加太多,”
北寧不知道,他所指的食槽,后面蹲著一只毛絨絨圓滾滾的熊貓。
異化白蟻蟻巢自從犬型進化成國寶型之后,對垃圾的消化能力急劇增強,在秦旭家短短幾天,就將秦旭爺爺奶奶從周邊撿來垃圾就被消耗殆盡。
因為這陣子秦旭一直在以劉景懷的身份忙碌異化白蟻養殖場這邊的事情,每天能添加的食物數量有限,所以這一窩異化白蟻正處于“饑餓”狀態。
而秦旭發現,隨著異化白蟻蟻巢的體積變大,它整體挪動的速度,變得越來越慢。
如果說第一次貓型的異化白蟻蟻巢,還能在兩三米范圍內活動的話,第二次的異化白蟻蟻巢,如果沒有人為的牽引,基本上也就是站著趴著坐著,基本不挪窩了。
而第三次的“國寶版”異化蟻巢,看起來就更懶了,就算食物擺在屁股后面,也懶得動一下。
抬一抬毛絨絨的上肢,抓著食物往嘴里送,算是它最經常做的動作。
在秦旭看來,異化白蟻種族越發壯大,蟻巢行動能力越被限制,這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行動能力限制了它獲取食物的范圍,雖然要飼養者少量頻繁地喂食,但也意味著異化蟻巢對外界的侵害能控制在有限的區域內。
普通的白蟻群,已經是十分麻煩和討厭。
而異化白蟻的消化更為強大,如果沒有受到限制,秦旭是不可能讓這種異獸的種族繁衍壯大。
而異化白蟻是經過老秦師父專業評估,確認可以進行種族繁衍,并不會破壞目前環境的異獸。
目前這只“國寶版”異化白蟻蟻后,是秦旭親手煉制出來。它的各項能力,繁殖速度,都比它后面的子孫代優秀。
就算如此,它的繁殖壯大,也是完全被限制在蟻巢的表皮之下。
飼養員北寧和孔旺,按照劉叔的吩咐,準時定點定量將垃圾往食槽在里添加,而“國寶版”異化白蟻巢里的工蟻忙忙碌碌,一點一滴為自己的巢穴擴充添磚加瓦。
比起一心工作的北寧,年齡還小的孔旺,懷著好奇,一邊干活,一邊跟北寧閑談。
“北哥,你說這堵鐵墻后面是什么,我有聽到好像是啃東西的聲音,為什么劉叔讓我們不斷的往里面添加垃圾呢?還有,同樣是食槽,為什么這個食槽添加的數量最多,而其他添加的少呢?”
孔旺一連串問題,從北寧這里肯定是找不到答案的。
他將手頭上的工作忙完了,對疑惑多多的孔旺說道:“不管什么東西,我們既然答應了這份工作,想太多也沒有必要,只要不是違反法律,我們都要盡心盡力地麻煩。”
北寧打消了孔旺并不強烈的好奇心。
下午,四點半,北寧和孔旺最后一次給幾個食槽添加完垃圾之后,兩人并肩離開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