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姜雪漪在勤政殿和陛下一道用了午膳,下午又坐在林威搬來的軟椅上伺候陛下筆墨,直到晚膳前才被送回絳雪閣。
入夜后,隔壁棠梨宮摔碟子摔碗的聲音連靈犀宮都清晰可聞,不用想也知道陶貴人有多生氣。
海棠自古被文人書生所喜,千年來多有詩詞贊頌,被世人稱之“解語花”。
韶妃前腳罰跪了姜貴人,陛下后腳便給姜貴人賜封號為“棠”,又是晚上一頂肩輿從太極殿的方向抬出來的,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新人入侍一個半月,還有半數嬪妃不曾侍寢過,可棠貴人不僅圣眷頗濃,甚至這么快就得了一個好聽的封號,足可見陛下的偏愛。
這既是明晃晃的恩典,也是告訴后宮諸人,后宮美人無數,唯姜雪漪名花解語,最得陛下心意。
棠貴人得寵,人又溫柔和善,絳雪閣一時成了炙手可熱的地兒,流水般的好東西都往處送,前來攀關系的也多了,姐姐妹妹叫得親熱。
有人得意有人憂,自從二十生辰過后,陛下雖說不曾因為棠貴人去處罰韶妃,可一連近兩個月都不曾去過甘泉宮,也足以說明陛下的意思了。
長安六月已進小暑,天氣一日熱過一日。
樹蓋青翠,蟬鳴聒噪,扯著長腔一聲接一聲,便是在屋里坐著,稍稍動一動身上都出一層薄汗。除了晨起時還能有些許的涼風,其余時候外頭連人影都少了許多,都躲在自己宮里貪涼快。
皇后娘娘體恤宮里人,說入秋之前的請安從每日一去改成了每七日一去,好讓大家都松快松快,轉眼今日又到了要去請安的時候,再悶燥也得出門了。
段殷凝端著幾件新做出來的夏裝掀了珠簾進來,輕笑著問“尚衣局為小主新趕出來的夏衣,小主瞧瞧今日穿哪件好”
姜雪漪一件件看過去,抬手撫上面料,溫聲道“好真都是極好的料子,件件都柔軟輕透,色澤明亮,款式也都精巧。”
她點點其中一件天水碧的云綾錦“就這件吧,顏色干凈淺淡,料子也薄,看了心里涼快。”
旎春又捧出來一條藕荷色的披帛,笑瞇瞇道“小主,配這條吧,像荷花仙子呢。陛下前陣子讓匠人把那套十二花神簪修補好了,昨日才送過來,六月荷花,不如您戴上也算相得益彰。”
想起十二花神簪,姜雪漪面上的笑意淡了一分,她坐在梳妝鏡前看向鏡中的自己,嗓音輕淡“好啊,就按你說的辦。”
這兩個月里,除了五月端午的時候有大宴,陛下再沒召見過韶妃一次,也不曾召幸過陶貴人,這是都因為她坐了冷板凳了。
姜雪漪心知肚明,韶妃和陶貴人跟她日后都不是能好好相處的關系,也就不必看她們那么多臉色。
不過這么長時間過去,韶妃倒不曾再尋過她的麻煩。
雖說韶妃性子稚氣,可她身邊不是沒有聰明人勸著。這些日子想必自己也琢磨明白了,一味使性子不僅挽回不了
陛下的心,還會將陛下越推越遠。所以這兩個月她雖然偶爾也會在請安時針鋒相對幾句,可人還算克制,不曾做出什么出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