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自己入宮才短短一年,她一點都不急。
豐元殿內,處處張燈結彩,紅紅火火。窗花紅結高掛,紅梅盛放,偌大的殿內溫暖如春。
此時席位已經坐滿了大半,宗室大臣們觥籌交錯,嬪妃們三兩閑談,滿殿的歡欣熱鬧。
姜雪漪一進門就開始尋找自己父親母親的身影,果然在重臣的區域瞧見母親看著她偷偷抹淚,身側的哥哥也對她含笑示意。
一別兩年不見,哥哥黑了也瘦了,從琢玉公子變得滿身鋒銳剛毅,可看著她的眼神還是那么溫和。
她忍住自己的情緒不哭,不愿意讓他們看到自己落淚的模樣,可不遠處一道灼熱視線直勾勾的看過來,滾燙的幾乎要將她焚燒殆盡,好似她不看過去,他就會一直這樣看下去,讓她想忽視也忽視不了。
謝君琢。
姜雪漪還從來沒在他身上見過這樣的眼神。偏執,深沉,壓抑,仿佛一座尋不到出口噴發的火山,能將一切都吞噬殆盡。
長安貴公子中,哥哥和謝君琢之名向來美名遠播。有匪君子,如琢如磨。他也的確應了父母起名的期許,生得人品貴重,才華橫溢。
可一年不見,他給她的感覺竟然變了這么多。
是邊疆苦寒,見了太多百姓流離失所,還是見了太多生殺予奪
姜雪漪攥著帕子不敢去想另一重原因,會不會是因為她。
豐元殿人多眼雜,任何一個多余的對視都是危險的,她淡淡挪開目光,不愿意再看謝君琢。
正在此時,門口宦官唱禮,說陛下和太后、皇后一齊到了。
除夕大宴,天下歡聚,是一年到頭最好的日子。姜雪漪跟著眾人起身行大禮,得聞陛下朗聲免禮,君臣同聚,才緩緩坐下。
陛下說了幾句讓大家不必拘禮,只當家宴的客套話,便神色自若的笑著看向了喻副都護,贊他守護邊疆有功,今年回朝,當與陛下不醉不歸才是。
姜雪漪本以為喻嬪生得那樣一幅驕縱性子,喻副都護想必也不是什么知人善任的好官,誰知他竟是個愛將如子之人,不僅極力贊賞了哥哥和謝君琢,還替手下亡故的將士討封賞,并未一人邀功。
于社稷有功之人,陛下自然無有不應。開恩封賞,撫恤遺孀,顧全了身后哀容,又夸贊哥哥,不愧是姜尚書之子。
陛下夸獎姜氏,同樣等同于夸獎姜雪漪,她仰頭看向陛下彎眸淺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陛下撫掌而笑,賜他們御酒,笑道“朝中唯有多出年輕才俊,江山社稷才可保千秋萬代,百姓安康,朕聽聞姜氏和謝氏的兩位郎君都已經到了許婚的年紀,卻一直在邊疆報效朝廷,恐怕要急壞家中父母了。”
“古人云成家立業,為朝效力要緊,可若耽擱了婚事,便是朕的過錯了。不如朕今日便為你們指一門好親事,你們年后成婚,亦是一樁美事。”
姜雪漪怔了瞬,只見哥哥尚未開口說話,謝君琢便抱拳行禮,云淡風輕的婉拒了陛下的好意“微臣只愿平定邊疆之亂,無心娶妻,還請陛下收回成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