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被玩家反饋說內測資格被大量販賣的時候,余缺就感覺形式好像有點不對。工作室大批量注冊賬號刷量沒什么,但這是內測期間,更別說之前寧海生還跟
他提了一嘴,說有游戲在內測環節就自炒熱度,引起了玩家的強烈不滿。
果不其然,在通過2247追溯對比玩家的數據后,能發現除了確實期待游戲但玩不上的玩家,還有很多評論在跟風。甚至有不少是對之前那款內測期間自炒熱度的游戲不滿,因此聽到了類似的事件,直接把怒氣發到了荊棘王座上。嘴里罵的是游戲,實際是玩家對游戲廠商越來越多的騷操作不滿,因此而發泄。
至于評論里因此懷疑他們公司內部售賣內測碼的,則屬于無稽之談內測碼就是在問卷里挑出來的,幾千個都是篩選特定條件后隨機發放。
為什么能被工作室大批量獲取,除了因為他們使用虛擬的號碼大批量注冊,基數大以外,問卷中的問題也多少帶著傾向,公司一般更愿意挑選有類似玩法經驗的玩家。二者一結合,再加上這次填寫的問卷過多,多方面因素綜合,導致玩家大面積大落選。
現在整個公司的員工都因為這事忙得焦頭爛額,怎么發公告,怎么處理這事,簡直讓大家焦慮得坐都坐不穩。即使余缺看著有打算的樣子,但大家的心還是高高懸著。
這事真的不好處理。
工作室炒內測碼的價格,不少玩家為了能玩到游戲,是真的能當這個“冤種”,付錢買碼。別以為有人罵就沒人買了,這些工作室就是一群聞到血腥味的鬣狗,假如倒賣內測碼不能從中獲利,也不會下場了。此時假如不采取措施,官方挨罵,他們賺得盆滿缽滿,內測碼價格一高,還會有正常得到內測碼的玩家,因為看到價格后感到心動,把自己的碼拿出去售賣的。
這也就意味著流入到市場的內測碼會變得更多,再次引起其它玩家的反感。
對此,官方當然應該表態,但光是表態,解決不了內測碼不在真正的玩家手里這個問題。
現在評論區再不管也真得徹底淪陷了,余缺勸走著急的員工,又囑咐了陸含昭幾句,便打開電腦,打算再看看要不要完善一下處理方案。此時門再度被敲響,寧海生帶來了事件的最新轉折。
“因為這事,現在外界對我們產生了質疑。”寧海生原本是想先找羅摩一起來的,但羅摩帶著員工在埋頭處理游戲上的一個惡性bug,只能單獨來敲門“雖然還沒到上熱搜的程度,但游戲詞條內,已經有人說我們不配有這個熱度,并且開始帶節奏了。”
隨著評分跳水,現在除了指責官方在這次內測碼販賣事件中不作為,還有很多懷疑他們有沒有能力做好一款游戲的。
而且還有人提出了一個有力的論據時間。
這人在得知了整個事件后,就以過來人的口吻,斷定是游戲官方自炒熱度,與此同時還繼續往后深扒,在發現只是出了一款恐怖類游戲的小公司后,接著通過荊棘王座的正式登記時間,以及招聘網站上招聘相關員工的時間,推理出了游戲整個制作過程花費的時間只有半年左右。
這可是一款標著“可探索大世界”的游戲,他們又不是那些有名的大廠,整個制作過程的
時間這么短,怎么可能做得好別地圖都沒優化完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