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碰頭的地方不是城內,而是郊區一處已經荒廢的寺廟。
不知道是否余缺多想,約在這種地方,時間還是晚上,除了給人一種避開網絡監控的意思,對方似乎還有點想殺人滅口。
此外,會面前對方還囑咐說,要懂點事,帶上新的香火。
雖然目的地的確是寺廟,但鑒于他們一直“謎語人”的作風,余缺認為這個香火不一定真是商店售賣的那種香火,只是可有可無地順路買了些,不管真假,多少是個應對方式。
這次見面,就沒有再帶著特助或者秘書,余缺和司妄換了好幾種交通工具,抵達山腳的位置時已經天黑。
月明星稀,清風徐徐。
山中的溫度相對較低,但走路讓身上血液加速,倒不怎么冷。反而是城市待久了,突然置身山野,空氣都顯得格外清新,讓這一趟像郊游似的。
寺廟的位置是在山頂,沿著被歲月洗禮過的青石板拾級而上,走了大概半個多小時,終于在一片濃郁的黑暗中,看到了山巔處隱約一點燭火。
這處寺廟似乎罕有人煙,四周雜草叢生,墻壁殘破,裸露出了內里的青磚。上方的瓦片也遺失了不少,稱得上斷壁殘垣。
燭光是寺廟內部傳出的,邁入門檻后,這點微弱的光亮讓破敗腐壞的建筑內部暴露無遺。四處都是白色蛛網,地面的青磚間隙長著幾株枯草,綠色的植物從窗外蔓延進來到處攀爬,空氣里有股淡淡的濕潤感。
似乎誰已經先到一步,案上的香燭散發出寥寥青煙。
堂上供奉的,是一尊青石鑄造而成、低斂眼瞼的觀音神像。
她手持蓮花,似迎風而立,腳下匍匐著“狼、虎、狐、豹”四種動物,皆做依偎之態。石像看起來應該已經歷過無數歲月,也無人修繕,導致身上帶著不少裂紋。腳邊和肩膀處,還因為頭頂瓦片落下的水珠,生了幾處苔蘚。
在蓮花和指尖的間隙,有只蜘蛛正忙碌其中網羅蛛絲,觀音低斂的眼神好似就落在它的身上,似笑非笑的模樣,帶著一種悲憫世間萬物的慈悲。
余缺正在注視觀音神像,身后突然傳來細碎的響動。回頭一看,正是那天在宴會上見過、卻沒機會打探的那位白總,白俞廣。
他此時穿著非常樸素,手里還拿著鋤頭和鐮刀,五十多的
人了,看著還正值壯年,手里也有勁,看了兩人一眼后就利索地除草,順便拿腔拿調的問了一句“不是說讓你們帶香火了嗎怎么還不拜觀音”
這像是個考驗,但余缺不想理會這個考驗,因為寺廟之中,明顯還有一個微弱的呼吸聲。順著聲音,司妄走向角落,看到一個貼著隱匿符的方盒。他要打開,白俞廣趕忙扔下鋤頭撲了過來“別動別動,這可是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