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熱搜,我去瞅瞅
即使嚴杉授意撤熱搜刪詞條,這兩天不斷反轉的豪門大瓜,依舊鬧得沸沸揚揚。
由于嚴氏集團動用了鈔能力,每次上熱搜的,只有易景臣一個人。
吃瓜群眾爆發出濃厚的探究興趣,揪住易景臣扒來扒去。
有個網友耗費整整五天五夜,考古了他過去幾年的記者生涯,并且剪成了視頻。
易景臣大一剛入學,就成為學校新聞公眾號和廣播站的負責人,每天尋找發生在學校里的新鮮事。
公眾號翻到三年前,還有易景臣留下的報道。
那個時候的他,剛剛跳級讀大學,年紀比杜星緯還要小。
貓貓臉帶著少年獨有的青澀,身高已經達到178,是個誰都要回頭看兩眼的清純弟弟。
他的穿衣風格以舒適為主,接近學院風。
無論是蹲在草坪旁邊,報道校園里出沒的流浪動物,還是站在校長身旁,采訪他給新生的寄語,都是一副眼里有光、落落大方的樣子。
后來易景臣進入新聞臺當實習記者,剛開始不被重視,只能搶到其他記者不愿意接的工作。
經常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疲憊不堪,有時候還會渾身濕透。
可他無論站在田埂、貧瘠的山路、還是荒蕪的邊疆,都會堅定的看著鏡頭,報出自己的名字
“本臺記者易景臣為你報道。”
無論之前經歷多少糟糕的事,有時候還受了傷。
只要說出這句話,他一定是笑著的。
易景臣進入新聞臺,本來只是暑期的實習記者。
因為表現優秀,破例留下來繼續實習。在保證學習成績的情況下,易景臣出稿又快又優質,現場報道質量也越來越高。
臺里漸漸看到這個學生,安排他接一些重要的采訪。
最近一年的采訪視頻,易景臣穿著正式的衣服,拿著早就核對好的采訪稿,面對一個又一個采訪對象,深挖他們背后的故事。
隨著易景臣的報道收到關注,采訪對象越來越位高權重。
參加節目前最后一次,易景臣站在國際訪談會的現場,和許多外國著名記者站在一起,高高舉起手,質問臺上高談闊論的政客,如何看待超級大國對石油礦產豐富的國家,頻頻發動侵略戰爭。
“恕我冒昧,貴國曾經質疑我們國家沒有現代戰爭的經驗。”
“我可以理解為,貴國認為對中小國家發動戰爭,并且打得五五開,算是戰爭經驗”
易景臣提問完,周圍記者一片嘩然,沒想到他竟然這么敢說。
其他記者也清楚,某大國為了掠奪資源,完全不顧人道。卻因為瞻前顧后,沒有人敢說出來。
易景臣年紀這么輕,卻這么勇敢,輕而易舉問出他們不敢問的。
這個少年,難道不怕死嗎
視頻的最后,是易景臣剛入學的一段開場白。
當時,老師問他們,為什么選擇這個專業。
新聞學一直被調侃為雜學,曾經有教育從業者說
在本科專業目錄里面,閉著眼睛隨便摸一個,都比新聞好。
就連新聞專業的學生,自己也調侃學好了是雜學家,學不會就是各種渣。
有能力考入a大的學生,一定擁有許多選項,為什么非要學新聞
大家的理由五花八門,有的因為調劑,有的因為羨慕電視里的記者,還有的是父母決定的。
輪到易景臣的時候,他站起來說
“記者能感受到這個世界最真實的人間冷暖。”
“每一天都有新的故事,每一天都值得期待。”
視頻最后,定格在少年發光的眼睛。
啊啊啊易景臣好帥
說得好好,最真實的人間冷暖,新聞人燃起來了
瘋了為什么沒有人考古易景臣如果十天前看到這個視頻,我十天前就給他打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