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也過于簡單,就是將醉翁亭記里描繪的景物做了一次詩化的翻譯,除了最后三個字能夠點名主題外,也沒有什么過多的值得稱道。
很明顯,文學社那邊是抄舊作,說是寫歐陽修甚至不如說是寫陶淵明王維竹林七賢,而且開頭尚可,后句格調不高。
而夾川中學這邊則是投機取巧,直接中譯中,不過總算知道寫大寫多不如簡而化之,單抓一個小鏡頭,雖然中譯中,但是起碼翻譯的格調也算是比較雅致。
然而張蔚然卻舉手質疑“李老,他們這首詩失粘了吧”
“失粘”是作詩的一個毛病,律詩的要求是上一聯的下句和下一聯的上句,二四六字所依的平仄必須相同,這規矩就叫“粘韻”。
如果用錯了,那就叫“失粘”。
這方面對自己要求最高的就是詩圣杜甫,以蜀相為例
丞相仄祠堂平何處仄尋
錦官平城外仄柏森平森。
映階平碧草仄自春平色,
隔葉仄黃鸝平空好仄音。
三顧仄頻煩平天下仄計,
兩朝平開濟仄老臣平心。
出師平未捷仄身先平死,
長使仄英雄平淚滿仄襟。
豎著一看,那就一目了然。
然而周至也立刻舉手“李老,我認為蔚然同學這個說法不對,一味講求格律,本來就不是詩人的追求。”
“那你說說看。”李老眼里有了些笑意。
“張蔚然同學所說的這套規矩,那是對律詩、絕句的要求,我們這次說的是寫詩,但是并沒有嚴格要求一定得寫律詩和絕句。”
“我隨便舉個例子,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這首詩的頷聯與頸聯,晉代衣冠成古丘和三山半落青天外,很明顯失粘了,但是哪怕在古人的分類里邊,也多將這首詩歸為律詩。”
“大家能以失粘的這個說法,來質疑李太白的登金陵鳳凰臺,不是一首合格的詩嗎”
“還有王維大大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也明顯失粘,所以也不能算是詩嗎”
“啊說到這兒,剛剛又想到一首更過分的”
“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第二言和第一言疊韻,第三言和第二言失粘,第四言和第三言再次疊韻”
“在蔚然同學眼里,這算不算胡拼亂湊,大逆不道這兩首詩,是不是徹底侮辱了王維大大詩佛這個高貴的名頭”
“哈哈哈哈”活動室里響起了一陣哄堂大笑,甚至就連張蔚然和兩位理事的身后,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為周至這番言語喝彩。
7017k,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