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將小紙條和超細記號筆從江舒意手上取到自己身邊“這又不是什么非完成不可的任務,多干點少干點都沒事兒。你先睡一會兒。”
一般這種周至強勢的時候,就是江舒意屈從的時候,于是江舒意只好脫掉鞋子,和衣躺到了榻上,任由周至給她蓋上薄被。
室外想著音樂聲,撲克聲,梁紅爽朗的笑聲,楊和往墻上釘釘子的突突聲。
而這些聲音混雜在一起,反而給了江舒意一種安全感,小姑娘很快就真的睡著了。
而周至則打開了書包,從里邊拿出了一個文件袋,抽出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校園學生欺凌現象研究以夾川三中學為藍本。
霸凌這個詞其實是英文buy的音譯,在周至看來如今就叫“欺凌現象”便挺合適。
這現象在如今的校園里可實在是太普遍了,普遍到所有人都以為它是一種正常現象。
“buy”一詞,指恃強欺弱者、惡霸,中文音譯同時也兼具了意義。
霸凌是一種有意圖或無意圖單純習慣性的攻擊性行為,通常會發生在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對稱的學生間。
關于霸凌較常被大家接受的定義,是挪威學者danoe定下的,那就是一個學生長時間并重復地暴露于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
所以霸凌并非偶發事件,而是指長期性多次發生的事件。而且以多種形式存在。
最簡單的當然就是暴力打擊、勒索錢財、威逼屈從。
還有就是言語霸凌辱罵、嘲弄、惡意中傷。
以及社交霸凌團體排擠、人際關系對立。
相對于城關中學和馬街中學那種普遍性的暴力霸凌現象的存在,夾川中學算是相對較好的,然而從定義與現象來分析,江舒意孤身一人,從榕山中心校來到夾川中學高中部求學的第一學期,曾經遭到的那種待遇和社交困境,分明就是周圍人對她施加的一種裸的社交霸凌
要不是周至的到來,讓這種社交力量的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可以想見,江舒意在接下來的兩年半里,依舊會被繼續霸凌下去。
學校里倒是沒有人敢欺負周至,周至為人仗義,愛交朋友不分門類,對他人喜歡幫助,性格也算詼諧幽默,屬于老師喜歡,同學也喜歡那種。
還有何大勇趙三一幫“社會關系”,他不去欺負別人就是好的了。
不過謠言依舊在繼續,其中最荒謬滑稽的,就是江舒意將自己當做玩寵,換取周至的歡心,讓別人不敢再欺負她。
江舒意不讓周至和張路用那種低級的解決方式去解決,所以周至就決定,憑一己之力,走高端路線。
反正有管文教的干娘和干爹,只要將幾個學校校園欺凌現象的調查研究寫出來,在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之后,就不信他們會不管。
尤其是馬街中學,甚至已經形成了勒索同學、欺負女生的流氓性小集團,馬街中學下頭就是自來水廠,這些情況最清楚的不是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而是趙三大勇那一幫子。
還有就是初中一些分流到兩所學校的周至的初中同學,以周至現在的名聲,約這些同學出來談談,基本上還是很給周至面子的。
而他們本身就是這兩所學校的少數派,也就是說,屬于被欺凌的主體,因此材料非常充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