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天明,大火停歇,無數珍玩毀于一旦,獨有一塊玉石得以幸免。
王建認為這是天意,于是將之雕琢成一條大帶,時時佩戴,事后還將之帶到了墓中。
對于普通的觀眾來說,印璽和玉帶本身就是無價之寶。但是對于在此的學人來講,這些文字信息與圖案信息,是比載體本身更加重要的無價之寶。
同為無價之寶的,還有王建的哀冊,哀冊是雕刻在五十一塊玉簡之上,介紹王建生平和臣下子孫哀毀的馬屁文章。
文章本身寫得一般,但是對于王建生平的介紹卻是很重要的信息,可以和歷史書互為表里。
書法也是不錯,魏碑字體,周至發現哀冊已經被拓印過,心里想著回去給四表舅帶的禮物算是有了。
除了這些之外,最重要的文物,就是環繞棺床的二十四伎樂石刻了。
辜幼文給周至介紹“蜀都自秦、漢以來,樂舞之風就十分盛行,至唐代時音樂舞蹈發展到了高峰。”
“齊東野語稱蜀優尤能涉獵古今,援引經史。而唐戲弄一書,認為唐五代之時,蜀戲冠天下,并指出天下所無,蜀中有,天下所有,蜀中精。”
周至一一察看著浮雕,發現手持樂器的有二十二人,舞蹈的有兩人,全是女性。
樂器當中,能夠辨識出的弦樂有琵琶、豎箜篌、箏三種;
管樂中除了笛、笙、簫以外,還有三種不認識;
打擊樂有板和鼓,但是板是什么板,鼓是什么鼓,就說不出來了。
另外還有一種稀奇古怪的樂器,就更是叫不出名兒來。
“怎么樣肘子,有何收獲”老王問道。
“這是一支演奏胡樂的樂隊,無論是樂器還是服飾,都有西域的風格,那些鼓都不是中原樣式,還有除了笛、笙、簫、箏,別的樂器也不是中原樂器。”
“弦樂里這個像豎琴一樣的東西應該是箜篌,別的我就認不出來了。”
“還有呢”
“還有就是既然出現在王建的棺床上,這是一支宮廷樂隊無疑。”
“這些人的裝束、配器、所在地點都是統一的,說明這應該是一個大樂團,但是樂器里有很多合奏的話,音域和音色會相互沖突,所以她們的演奏應該是一部組曲,也就是說不應當是所有樂器一次性全上,而是分層次,分章節,分樂器,甚至有可能分情節進行的。”
“還有嗎”
“嗯沒了。”
“大致不差的。”老王對周至還算滿意“能夠看出這么多東西,也算是不錯了。”
“西域樂團的推斷是對的,但是衣著樂器是西域的,人卻不一定,從人種學的特征來判斷,樂團的樂伎和舞姬,都是漢人。”
“這就是當時胡風東漸的很好的例證。”,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