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經理笑道“古書畫鑒定家劉九庵先生,根據津門歷史博物館所藏吳氏本款草書一卷的細節研究,鑒定出這是吳氏的仿作。”
“這個吳應卯到底是什么人啊劉九庵先生又是怎么斷定是他的仿作呢我看這書法也非常精妙了啊。”
“周老弟知道蘇州片,不知道吳應卯”
“我知道明萬歷到清嘉慶期間,蘇州山塘街專諸巷和桃花塢一帶,聚集著一批民間作畫高手,專以制作假書畫為業,所造贗品統稱為蘇州片。”
“明代書法家詹景鳳東圖玄覽編記載蘇州專諸巷,偽造書畫。”
“萬歷進士張泰階曾編成寶繪錄一書,集晉、唐至明代書畫共兩百多件,其中有元四家和明四家,宣稱書中丹青墨寶皆稀世真品。后為人揭穿,書中所載書畫,皆是偽作。”
“這玩意流傳范圍很大,到現在還成了禍害,各地博物館都藏有不少,甚至流傳到海外海外博物館。”
“起初大家皆以真跡入藏,隨著研究的深入,才發現不少舊藏,其實都是當年這個造假窩點的高明之作。”
“不過我知道的就這么多,至于說制造贗品的人,我們且能稱之為犯罪分子吧這都還能夠留下名聲,卻也是奇談了。”
“哈哈哈”費經理笑樂“這犯罪分子吳應卯,字三江,他就是祝枝山的外孫,從小就在他外公膝蓋上練書法,所以,他的書法是對祝枝山一個重要的傳承。史稱他習祝允明之作,輒能亂真。”
“那為何又能被找出區別來呢”
“說起來也是一件奇事兒,因為祝枝山的草書真品赤壁賦,以及吳應卯的草書仿品赤壁賦,竟然還同存于世”
“啊這可巧了。”
“是啊,后來專家發現,兩本赤壁賦中,有一本書法特征,和津門歷史博物館所藏吳氏本款草書特征完全一致,而和原作有書風上的差別,因此確定了那一本,乃是吳應卯題他外公名號的贗品”
“這個結論得出以后,各地博物館開始紛紛查驗自家收藏的祝枝山書法作品,如今國內已經發現了二十三部作品,都是吳應卯的仿作”
“竟然整了這么多”周至捂著嘴失笑。
“有了對比,其實兩者的細節之處還是能夠看出來的。”費經理估計也不是非常精深的書法鑒賞家,但是能夠把別人告訴過他的話說明白“仔細分析吳應卯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他的線條要比祝枝山真品要細弱一些。”
“雖然瀟灑和流暢的姿態足以亂真,但是分析其仿作落花詩卷,春江花月夜卷等,尤其是兩品赤壁賦一對比,就應該很容易得出兩者之間的異同。”
“祝枝山的線條更加剛健,而吳應卯線條就變得虛柔,你看這里,武字和嬌字,長筆呈現兩頭尖的樣子,這就是吳氏線條柔和飄逸與祝氏線條剛猛豪邁的巨大區別。”
“歷史上排名靠前的草書大家,其線條在力度和個性上,都是他人難以模仿的,哪怕是他親手調教出來的外孫也不例外。”
“因此筆畫線條,才是辨認祝枝山書法真偽的最重要因素,之前無數藏家,或有意或無意,拿吳應卯的仿品當正品,傳了幾百年。”
周至依舊給與了面前這幅仿作很高的評價“祝枝山的正品我還沒見過,這幅書法在我看來,已經算得上大氣磅礴,剛柔并濟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