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好,我清楚情況了,謝謝你啊老張,干嗎問這個嘿嘿嘿,咱置換地皮的事兒算是又著落了別鬧,酒備好,等我回來細聊”很快,江武就打聽到了情況,之后將電話一撂“問清楚了,蘇公館的主人就是蘇華軒同志,夾川縣雙溪鎮古井鄉人,是不是他”
“就是他”周至一合掌“這真是巧得不要不要的哎呀糟糕”
“什么糟糕”
“這些事情我都是瞞著家里做的”周至的臉苦了起來“這下這下不敢瞞了”
“哈哈哈哈”江武知道周至的性格,現在更不擔心他會反悔“那我管不著了。走,去獅子樓,順便簽意向,讓劉主任凍結你的支付款”
當周至第一次知道成都有個大酒樓名叫獅子樓的時候,周至的第一感覺就是這老板應該沒有讀過四大名著。
水滸是四大里頭最好讀的一本,能夠以水滸里頭武松怒殺西門慶的地方作為自家酒樓的名字,周至都要豎起大拇指夸一聲老板“真滴漢子”
待到江武一介紹,周至才知道人家真的是個傳奇。
而且是曾經家喻戶曉的傳奇楊百萬。
說起來還是有點傳奇色彩,最早楊百萬只是一個靠賣老婆手工衣服的青年路地攤個體戶父子。
結果風潮反復,又一次小楊看到報紙上宣傳不準零買零賣,就跟父親說,要有自己的產品。
但是做啥呢老楊給出了個主意,現在魔都最繁華,你看看去,一出溜就把小楊支使到了魔都。
坐火車到了魔都,小楊看到尼龍絲的蚊帳漂亮,就買了一頂回來。
這種老百姓喊的尼龍蚊帳,蜀都是沒有生產的。哪里去找尼龍絲呢老楊以前在劇場幫過工,想起劇場的幕布好像是這種材料,跑去一摸,果然是。
再一打聽,幕布是從渝州針織廠買的,于是老楊又讓小楊去重慶。
但是人家國營大單位,不理私人買主。
小楊軟磨硬泡,對方說要買有兩個條件不收現金,不對個人。
那時個體戶都沒有銀行賬號,于是小楊找到當年廠里一個生產組的熟人,給人一筆手續分,請他利用廠里的賬號轉賬,然后去重慶提貨。
尼龍絲買到了還需要加工,正好小楊的媳婦是服裝廠的,有手藝,于是就用手工做出了蜀都第一頂尼龍蚊帳。
一擺上攤位,立刻就被人高高興興地買走了,當時小楊還打聽了一嘴,那位老人說自己是蜀大的一位教授。
之后生意就起來了,由于資本有限,楊祖偉只有每天跑重慶買尼龍絲,賣出去賺了錢再去買。
雪球越滾越大,漸漸開始有人叫小楊為“楊百萬”,于是父子倆干脆在一九八七年成立了楊百萬蚊帳公司,據市工商部門的記錄,其申請的執照是0001號,是蜀都市首家注冊的私營企業。就連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都爭相報道,稱之為“楊百萬現象”。
九一年十月,父子倆開始跨界經營嘗試,第一次出手就是開立了一個占地三千多平米,能夠同時接納一千多人用餐的大型餐飲酒店獅子樓。
名字雖然不咋吉利,但是生意卻是出了奇的火爆,當周至幾人來到酒店門口的時候,店門口已經拿出了巨大的客滿的牌子。
周至不禁咋舌,能夠接待一千多人的堂口天天客滿,這酒店用日進斗金來形容都不夸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