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曹主編一點不在意周至怎么懟他“最起碼這種帶故事的菜品介紹,真正稱得上飲食文化書籍,小樣蔡老師看了都說深受啟發,還準備開設一個影視欄目嘛”
“這就說明他對我們的出版思路是相當認可的,既然他都認可,那我們的膽子就不妨再大一點”說完從文件袋里拿出一份新合同“出版社決定了,再追加一萬份”
對于蜀都人民出版社來說,這也是與作者的一種新型合作方式根據銷量兌付“版權費”。
這和周至給蜀大的夾川方言田野調查不同,更和后期的夾川方言訓詁差異更大。
夾川方言田野調查和夾川方言訓詁,蜀大中文系一開始是準備支付給周至的是一次性的“稿酬”四千元,徹底買斷的。
但是周至只交付了夾川方言田野調查后,就趕上了一次好時機國家版權局剛好提高了稿酬標準。
新的標準規定,對確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科學著作,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文藝理論專著,必須從優付稿酬者,著作稿由每千字六到二十元,提高到十到三十元;
以上還只是基本稿酬,此外還有印數稿酬。
印數稿酬由原來的印12000冊,每萬冊按基本稿酬的5付酬,提高到每萬冊按基本稿酬的8付酬。
對確實有重要學術理論價值而印數較少的專著,印110000冊,由原來按基本稿酬的20付酬,提高到按基本稿酬的30付酬。
周至的方言訓詁字數也不少,足有三十萬字,按照平均標準千字二十元計算,三十萬字就是六千元的稿費。
初印是五千冊,按照萬冊百分之八的標準就是五千冊百分之四,這里又是二百四十元。
這就是周至的夾川方言訓詁能夠拿到手的稿費,六千二百四十元,以后每加印五千冊,能夠多收入二百四十元。
多嗎看上去并不多。
但是相比之前夾川方言田野調查一千五百元的買斷費,這已經翻了四倍了。
而且這錢也不能說少,畢竟在現在的夾川,六千多都能夠買個不大的小院兒了。
但是周至跟蜀川人民出版社簽訂的這個合作協議就不一樣了。
按銷量分成。
曹主編是老辣之輩,從他能夠和港島著名的電影監制、美食家、專欄作家、電影節目主持人、商人蔡大文人拉上關系,就能知道他在文化界和出版界人脈之廣泛。
現在的書籍價格并不貴,一般的就是五元左右一冊,川味趣談因為夾圖彩頁較多,導致成本相對較高,定價達到了六元一冊。
曹主編給周至的是“版稅”,價錢非常優厚百分之十。
也就是說,周至的書每賣出去一冊,就能夠掙到六毛錢。
三萬冊就是一萬八。
別忘了這是第一冊,而川味趣談是一個系列,如今周至已經寫完了六冊,預計還有四冊要寫。
也就是按照曹主編的最保守估計,川味趣談系列叢書能夠帶給周至的收益,最少最少也不會低于十八萬。
當然了,出版社將賺得更多。
7017k,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