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來是他啊,你直接說老鷹我不就知道了?!”
山鷹組合是涼山州的一個流行樂隊,主唱由三個人組成,分別是老鷹吉克曲布、黑鷹瓦其依合和小鷹奧杰阿格,他們和十二個舞蹈演員一起組成了一個民間藝術團,之前也出過單曲和專輯,不過沒有火起來。
1994年,山鷹組合一首帶著動感節奏和濃濃彝家風味的《七月火把節》,算是火了起來。
接著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找到了他們簽約,錄制發行了第二張專輯《大涼山搖滾》,并且將《走出大涼山》和《七月火把節》定為了主打歌,專輯銷售量在今年達到八十萬張,并且在廣州、南京、武漢等各大城市舉辦“山鷹歌迷會”。
今年樂隊代表中國前往哈薩克斯坦參加了亞洲音樂節,算是將中國少數民族流行音樂帶上世界舞臺。
組合里邊吉克曲布和奧杰阿格還真是美姑人,周至和老赤日去縣里和州上參加文化館組織的文藝會議的時候,倒是跟他們見過幾次面。
“人家現在都在廣州工作了,對了,小鷹好像還去大學讀書了,換了另外一個加入,現在是新組合了。”
“那就是弄不成了?”
“怎么弄不成了?你們這個民族能歌善舞的,最不缺的就是音樂人材,錄一版三弦舞曲那還不簡單得很?”周至笑道:“這事兒我讓列索阿格去找人,他們美術文藝是分不了家的。放心好了!”
“肘子肘子,看我跳得怎么樣?”李一佳拉著阿紫和麥小苗跳了過來,跟周至要好評。
“佳佳厲害啊!這有舞蹈功底的就是不一樣,”周至是真心表揚:“這才沒一晚上,連青年舞都學會了!”
樂曲不知不覺在周至聊天的時候轉成了大三弦,曲子從三拍變成了五拍。
跳月舞可分為老人舞和青年舞,“老人舞”彈的是小三弦,舞步以舒緩有趣,小范圍,小動作為主。
青年舞就要復雜很多了,雖然只是音樂上多了兩拍,但是動作就多了許多,包括了跑步跳、轉身跳、拍掌跳等形式,可以前后、左右移動,亦能原地轉圈。
對體力也有要求,可以達到鍛煉的目的。
隊形開始組織起來,隨著剛勁有力的動作,歡快活潑的節奏,女性舞者開始和著節拍與男性對舞,隊形則有多排長隊、多圈向心等變化。步法似踏火彈跳,先用雙腳輪跳三下成三拍,在該有單腳蹬腳跳第四、第五拍,如此反復不斷。
漸漸漸漸的,廣場的人越來越多地加入到了舞蹈中來,小孩子們吹著口琴在小廣場中心形成了一個圓,外邊是女性圍成的一個圓圈,舉手擊掌,更外圍,則是成年男性拿著各種樂器,且奏且舞。
這就好像一個小小的漩渦,慢慢的旋轉著,將所有的人都吸引了過來,聚到了一起,每個人都成了這個集體的一份子,一起分享起這份歡樂來。
天上的月亮也升了起來,又大又亮,給小廣場上又添了一分熱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