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如此一來,那龍蝦雞淖就得拿下了。”張元福在琢磨。
如果魚唇菜改成蛋黃豆花魚唇的話,這道菜和龍蝦雞淖的形狀,容器,口感都具有一定的重復性,因此就只能取掉了。
“嗯,其實龍蝦和雞肉一起做成雞淖也有些……呃,浪費,雞淖講究‘吃雞不見雞’可以理解,但是吃龍蝦還不見蝦,是不是有點不拿龍蝦當菜了?”
周至樂了,龍蝦現在在蜀都這樣的地方可是老貴了,將它和雞肉一樣處理,的確有點給龍蝦掉價了。
“所以即便是龍蝦要與雞淖配合,我也建議將龍蝦肉保持一定的完整,并制作成造型。要是我來弄的話,會把龍蝦生腌,制作成花瓣,堆成一朵玫瑰。”
“這就離川菜太遠了。”
“是啊,畢竟龍蝦這樣類型的肉質在傳統的川菜體系里以前就沒有過。因此借鑒別的菜系的做法是必要的。”明夷點頭。
“嗯,的確,我們川菜最大的特點就是兼收并蓄,百菜百味,不僵化就是最大的特點。”
“不管怎么樣,也比鍋貼大蝦的做法要好吧?”
“我覺得鍋貼大蝦很好吃呀。”麥小苗對這道菜的印象很好。
“我覺得還差點意思,這道菜和龍蝦雞淖相比,又走進了另一個極端,將這個大蝦包進鍋貼里。”明夷說道:“要是我來做的話,我會大蝦改成小肉丁,配合豬肉,馬蹄,小蔥,香菇等配料,包出餃子的形狀就可以了。”
“不過為了突出大蝦的特點,我會把蝦尾留下來,接在鍋貼的尾部,這樣一個鍋貼就變成了一只大蝦的形狀,這樣又將大蝦的形狀救回來了,還更加的美觀,起碼比將一整只大蝦仁包在鍋貼里要好看,也更有創意。”
“好!”張元福是做老了菜式的,一聽明夷描述,腦子里就浮現出一個個貌似大蝦,尾巴紅紅的大鍋貼餃子,絕對比現在這盤菜漂亮得多。這創意給菜色加分加大了。
“如果說這些都是小問題的話,其實這桌菜成菜的思想,才是已經出了大問題。”幾道被評為投機取巧的差評菜說完,明夷的批評竟然還沒完。
“嗯?這又怎么說?”
“今天這桌宴席,從這幾道菜來看,犯了盲目學習其它菜系,扔掉了川菜精魂的錯誤。”明夷說道:“雞淖加入龍蝦泥,麻婆豆腐加入魚唇,這是想要提升川菜的價值,但是這樣的提升,除了提升菜品的價格外,對于菜的品質,卻沒有得到與價格一樣的提升。”
“這是缺失了自信的表現。”明夷說道:“不過這幾道菜,梅香板鴨,肝油山藥,醬油炒飯,以及這道鮮菌燴圣瓜,創新不說,還具備了川菜的神魂,我們要發展川菜,我覺應該朝著這個方向走才對,我們更需要發掘本土特色的高端食材,就算引用外來的珍貴食材,那食材本身也要為菜品服務,而不能生搬硬湊,不然與其冒生搬硬湊的風險,還不如老實照著其它菜系的做法來做,畢竟別人的名菜也是經過千錘百煉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