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蜀大的館藏,周至有一種對待自家東西的感覺,那就是并不以外人眼里的珍貴為珍貴,就好像現在館里陳展的珍品這么多,他最近卻對小學之學更加癡迷,所以對近代章太炎的《小學答問》手稿更加感興趣。
《小學答問》是近代國學大家章太炎以答問形式考求《說文解字》本字、探求語言孳乳規律的學術著作。因為是手書私傳,上面還鈐有陳嗣煌、李蔚芬、向楚等章門弟子的印記。通過此件展品,可以一睹國學大師手寫稿本之風采,也可以窺見章氏學術對于四川近代學術之影響,對于以小學之學為本門學問的周至來講,也甚為重要。
“你不是搞聲韻學的嗎?”蔣天曦問道:“章太炎這本書,本身更傾向是文字學的內容吧?”
“甲骨文也是文字學啊。”周至說道:“誰說我搞聲韻學的同時就不能搞文字學了?我對宋史也不陌生呢。”
“看把你能的!”蔣天曦這才想起來這娃還是甲骨文的行家,都能在大學開課的那種,雖然是選修課,但要做到那么受同學歡迎,也是需要點功底,做得到深入淺出的。
說到這里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兒:“說起來這學期以宋代為畢業論文的學生多了不少。聽說都是因為你的《蘇廚》帶來的影響,同學們有在問你這小說什么時候可以出版?他們想要你的簽名書。”
“夸張了不?”周至表示不信:“他們不是挺喜歡在網上罵我的嗎?”
“你要點臉好不?罵你的那些不是都給你罵回去了嘛?啊不,用你們流行的說法,該叫打臉是吧?”
“蔣老你也在混論壇啊?喜歡在哪些板塊玩啊?”周至笑問道。
“歷史板塊里的人才還真不少。”蔣天曦說道:“有幾個開了轉帖的作者,寫南北朝史的《華麗血時代》,寫太平天國的《戰天京》,還有通史類的《幾度東風吹世換》、筆記體的《煮酒記》,質量都很高。”
“還有《解讀蘇廚》,”袁冬玨笑道:“因為作者拱火,導致蘇廚的讀者們經常在評論區打筆仗,打得不過癮就跑來歷史板塊開帖子,版主干脆開辟了一個索引貼,將關于《蘇廚》的相關討論帖子建了個索引貼,就叫這個《解讀蘇廚》。”
“我看過那個。”周至點頭:“其中最厲害的一位寫了個《蘇東坡軼事匯編》,以蘇軾生平為線,將當時文人們留下的筆記史料以及蘇東坡和蘇洵蘇轍留下的資料經過整理加工,將其中和蘇軾有關的記錄全部摘引了出來,匯編成輯,還做了自己的修訂,還指出了我引用詩詞的時候,有幾首和蘇軾創作的年代不符,那水平得是教授級。”
蔣天曦呵呵笑道:“承蒙夸獎,《春宵》宋神宗熙寧五年,蘇軾因與王安石變法持不同政見而自請離京,在杭州通判任上所作,你將之搬到了他新婚不久去見張方平的賽詩會上,雖然情節設計得很有意思,但是和創作年代就對不上了。”
“那帖子是您老寫的?堂堂歷史學院院長親自下場揪小說的錯,有意思嗎?”
“挺有意思的。”蔣天曦一點不客氣:“就是因為考證那個發了性收不住,才搞了一個《蘇東坡軼事匯編》出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