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春耕,一百七十二團六連,負責的任務是炸掉美國在朝鮮上建造的通訊塔,切斷美軍前線與長津湖指揮部之間的聯系。這個通訊塔的美軍駐扎在一個朝鮮的村落之間,將村子分割成三道防線,每一道防線固若湯勺,并有三輛坦克以及七八輛自行高射機槍車作掩護,美軍和志愿軍的戰斗力簡直就是大人打小孩。
也正是由于美軍的火力太強,各種重武器,導致美軍只能夠沿著公路,或者駐扎在山體不高的位置。另一方面,入朝作戰的志愿軍戰士都是以前打過鬼子,解放全國的老兵,再加上志愿軍戰士最熟悉的戰術夜襲、穿插、迂回包抄,配合三三制戰斗隊形,往往能夠出其不意制敵。
從晚上十點半,他們開始朝美國佬的通訊塔發動夜襲,僅僅十幾分鐘的時間,他們就攻下了美軍的第一道防線,反應過來的美軍迅速對六連戰士進行火力打擊,剛剛奪回的陣地瞬間被炮火覆蓋,死傷不少人。
如果不是七連的到來,估計計春耕所在的連隊早已經被敵人消滅。
計春耕帶著所剩無幾的六連戰士來到第二道防線,第二道防線已經被他們攻破,戰壕里趴著不少美軍的尸體,他是一名二十多歲,看起來年紀不大的戰士,抗美援朝期間很多戰士都是十七八歲,有的二十歲出頭,就已經是隊伍里的老兵,還有的不少都當了干部。
七連的幫助對他們而言,猶如雪中送炭,第二道防線拿下,計春耕有了更大的信心將通訊塔炸毀,哪怕是美軍擁有三輛坦克,也抵擋不住他炸毀通訊塔的決心。
但第三道防線才是美軍的重火力所在,坦克、自行高射機槍車,戰壕還有三十多名美軍,這些美軍依舊有戰斗力,讓組織了數次交替躍進的計春耕束手無策。
這時,他發現了一名七連的戰士,槍法很好,開槍次數不多,但一槍一個,非常精準。
那名戰士并沒有一直開槍射擊,而是靜靜等待,敵人一旦冒出戰壕,槍口火焰一閃,一發子彈激射,計春耕看到對面被余火照亮的美軍陣地上,一名美軍應聲躺在地上。
在開完一槍之后,他又像是進入到了靜默狀態,靜靜地趴在掩體后,也不開槍,依舊保持著瞄準動作,整個人一動不動。
狙擊手
只是一瞬間,計春耕內心浮現這么一個詞語,抗戰時期,他還是一名娃娃兵的時候,跟著以前的老連長打鬼子,就曾遇見過狙擊手,槍法恐怖,每次都能夠準確的打死他們的機槍手,槍法十分恐怖,那個時候缺少重火力,老連長讓戰士用手榴彈炸,用火力覆蓋,也沒能打死那個狙擊手,反倒是那一個狙擊手讓連隊損失巨大。
到現在,很多連隊都重視戰士們的槍法,組織的訓練除了日常體能訓練,最多的就是射擊訓練,但狙擊手怎么那么輕易的培養出來,能夠成為狙擊手的人都是萬中無一。
沒想到第七穿插連竟然有這樣一位狙擊手。
計春耕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那個小戰士趴在掩體后,一動不動,身上披著一件灰色的軍大衣,和地面幾乎融為一體。炮彈在他身邊落下,卷起大量的泥土,幾乎將他整個人掩埋,但他依舊一動不動。在他身上,計春耕看到了冷靜、耐心,他在抗戰的時候聽過指導員講述日本鬼子的狙擊手,冷靜,耐心,他們的目標是連隊的指揮人員和狙擊手。
敵人的炮火轟炸結束,一名美軍士兵迅速接替了前任機槍手的位置,給予志愿軍戰士沉重的火力打擊。
壓得伍千里和余從戎抬不起頭。
砰。
一槍。
計春耕連忙看去,噴射憤怒火舌的機槍瞎火。
真的是狙擊手
“這小子沒白瞎,余從戎,給老子炸了他們的坦克。”伍千里躲在一只死牛的尸體后,抬起頭看著被打瞎的敵人火力點,自知機會來了,迅速朝趴在一個斜坡后的余從戎大喊,而他整個人已經鉆進了一個牛棚里。
機槍啞火,只剩下敵人的自行高射機槍車,在夏遠的射擊掩護下,兩人動作十分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