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晌午的氣溫還算好,但是一到了晚上,氣溫急轉直下,天空飄起了雪花,天黑時,小雪演變成大雪,紛紛揚揚,看起來就像是下了鵝毛一樣。
趁著月色,夏遠一路朝西開車,夜視技能的強大展現出來。
抗美援朝的戰役是分為東線和西線,而東線的長津湖戰役是在1950年的11月27日打響,只要他不朝著南方走,就沒問題,美軍在仁川登陸,駐扎興南,沿著公路一路向北前往長津湖,自己朝南走,就是往敵人嘴里送。
更何況他還在一條公路上遇見了美七師。
有了汽車,趕路果然快了很多。
夏遠挑選的是小路,沿著小路走,碰到美軍的概率會非常小,這和美軍當時的行進路線和方式有關。
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曾高調宣揚,聯合國軍將在圣誕節前夕抵達鴨綠江,并在鴨綠江邊度過一個美好的圣誕節,而陸戰一師的師長史密斯,是一個非常謹慎的家伙。
朝鮮第一場戰役,云山之戰痛擊了美軍。在黃草嶺,南朝鮮軍第3師更是遭遇到人民志愿軍的重創。然而在美軍內部始終相信這次進入朝鮮的志愿軍不過兩三萬人,在長津湖一帶的美軍加上韓一軍團,足足有十萬大軍,且都是機械化部隊,坦克裝甲車成千上萬,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自然信心滿滿。
史密斯卻恰恰相反,在前不久他們就得知了一個重要消息,在他們將要前進的路上要途經黃草嶺,這可是南朝鮮軍被重創的地方。可想而知,這時候讓陸戰第1師北上進軍,誰知道沿途會不會有陷阱和危險呢
史密斯謹慎地認為,部隊北進的路線地形復雜,道路蜿蜒崎區,而且崇山峻嶺環繞,簡直就是為阻擊而設計的,陸戰第1師一旦進入這一地區,隨時可能遭到滅頂之災。再說,在沒有側翼保護的情況下讓部隊深入山區,這在軍事上是愚蠢至極的。
于是,史密斯在前進的途中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真興里、古土里、下碣隅里和柳潭里建立了大量的補給站,來到下碣隅里的時候,更是在這里修建了一個簡易機場。
也就是這個簡易機場,在后續陸戰一師的撤退途中,為陸戰一師送走了四千多名傷員。如果不是這個機場,那些傷員將會拖累陸戰一師,也許歷史將會被改寫,殲滅敵人的數量將會再翻一翻。
夏遠知曉這邊美軍的行事風格,這個時候的,自己不過才剛剛抵達長津湖境內,很多美軍剛在長津湖完成集結,只會派出偵察部隊在周邊地區進行偵察,此前自己遇見的敵軍偵察排,便是如此。
后半夜。
雪越下越大,車上的衣服也蒙上了一層澹澹的薄雪,空氣異常寒冷,即便是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夏遠都感覺到了異常的寒冷,眼睫毛上布滿冰霜,視線已經收到了阻礙,夜視的開啟為他帶去了一點便利。
天越來越黑,雪越下越大。
風雪呼嘯,停下車的夏遠搓了搓手,將車停在一處林子里,折斷一些樹枝將車暫時遮蓋。
“這邊不能再開車了,弄不好和美軍來個臉撞臉就慘了。”
通過一天半夜的開車行駛,大大縮減了他的行軍路程,不得不說,四個輪子就是比兩條腿跑的快。這一路上,除了天上的飛機,并沒有遇見其他敵人。
“把車子先放在這里,我去前邊摸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