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留在坑道,按照坑道里現存的兵力,很難發揮你的作用。”指導員似乎還想要開導夏遠。
夏遠是站在上帝視角看的,他知道未來的形勢會是依托坑道和敵人持久作戰,大部隊進行反攻的時候,坑道里的部隊是需要配合大部隊反攻,顯然,他留在坑道里的作用更大一些,因為在大反攻之前,依托坑道里的戰士,還能夠組織一次又一次的反攻作戰。
而馮連長他們并不知道未來的形勢,只知道按照現在而言,坑道里的戰士越打越少,敵人的火力又如此兇勐,能不能活到明天都是個問題,在如此情況之下,讓夏遠下上甘嶺顯然是正確的決策。
夏遠思考了一下,說道“指導員,馮連長,你們不用再勸我了,留在上甘嶺,和戰士們一同抵抗敵人才是最正確的選擇,而且我是戰斗英雄,我留在這里能夠提高戰士們的積極應戰的情緒,如果我下去了,戰士們心理上保不準會有什么想法。”
這下輪到指導員和馮連長沉思了。
戰爭可不是兒戲,不是你打打,我打打就這樣算了。
戰士們的精神狀態,積極應戰的情緒才是獲勝的關鍵,自抗美援朝以來,拿著手榴彈、抱著炸藥包、端著爆破筒和敵人同歸于盡的戰士們數不勝數,這是多么偉大的壯舉,戰士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積極作戰,舍身忘死,那都是指導員們平日里的思想工作做得好。
對比洋鬼子,戰斗從50年打到現在,美軍一聽到沖鋒號、哨子的聲音就亡魂皆冒,瑟瑟發抖,根本提不起一點戰斗力。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對比志愿軍,一雙鞋子,一件單衣,一把炒面一口水,一條不一定能夠打得響的槍,頂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和擁有鴨絨睡袋,保暖衣,軍大衣,擁有飛機坦克裝甲車,擁有難以想象的炮兵群,海面上是美軍的航空母艦,天上是美軍的運輸機、戰斗機、轟炸機,地上是坦克、裝甲車、汽車,如此懸殊的對比,戰士們硬是依靠著堅韌頑強的意志,不畏生死的和敵人拼命,廝殺。
試問,哪個國家的士兵能夠做到這種程度。
戰士們的思想工作對我軍而言是非常重要,同志與同志之間的紐帶更是非常重要,看著自己親密無間的戰友為了其他人的安全,端著爆破筒和敵人同歸于盡,看著手上的傷員把自己不舍得用的急救包遞給緊緊受了輕傷的自己。
沒人會不敢動,為了這樣一群人,拼了命又如何。
而今上甘嶺戰斗打響,坑道條件會越來越艱苦,戰士們的思想情況變得尤為重要,他們作為指戰員,深知這一點,再認真思考了一下,指導員覺得夏遠說的不完全沒有道理。
一個活著的戰斗英雄在一號坑道,對于一號坑道的傷員、戰士能夠帶去多大的精神動力,一旦把夏遠撤下去,戰士們也許不會說什么,但心里多多少少會想一些其他東西。
指導員看著馮連長,知道他也聽進去了,他也在認真的思考。
“讓我留下吧,戰士們需要我,我也需要戰士們”
馮連長最終是點點頭,同意讓夏遠留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