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日嶺是距德川西面20公里處的一道天然屏障。
這里山高林密,地勢險要,海拔700多米。
價川通德川的公路盤山而上,十分險峻,被朝鮮人民稱之為十八盤。
公路彎彎曲曲通過山頂埡口,可算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關口。
敵人占領了埡口,就等于卡住了三十八軍主力前進的必經之地。
一一三師即便穿插迂回成功,占領了三所里,成功堵住了敵軍。但得不到主力配合,不僅不能取得預期的勝利,而且成了孤軍深入的險棋。
因此占領戛日嶺,是保證戰役第二階段全軍勝利的首要一仗。
韓同志和梁同志,以及軍部干部們事前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采取了戰斗部署由德川分三路包圍集結于價川地區的美軍,我一一三師由德川西南插到價川以南的三所里。
一一二師沿著德川至價川的公路北側走鄉間小道,向價川攻擊前進。
一一四師則沿德川至價川的公路,攻擊前進,迅速占領戛日嶺。
戛日嶺距離軍隅里只有18公里,若是依靠常規不行,顯然是不能搶占戛日嶺的埡口。
為此,首長們都相當焦急,要求一一四師前衛三四二團采取迅速猛打的動作,無論如何要在27日晚上占領戛日嶺,保障我軍助理兩個師在明天拂曉前后挺進到戛日嶺西面的有力地區。
韓同志同梁同志、劉同志當面研究作戰部署的時候,說“三十八軍下一步的任務是艱巨的,一要穿插三所里,堵住敵人撤退的路線,二要占領戛日嶺,掩護兩個師的主力挺進價川但關鍵是插到敵后三所里”
韓同志把艱巨和關鍵四個字咬的很重,很顯然這兩步對于接下來的整個戰場局面,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變化。
如果一一三師未能按照計劃挺進三所里,那么鉗形攻勢的敵人,就能夠通過三所里向后方撤退。
同樣,如果三四二團未能提前攻占戛日嶺,那么一一二師和一一四師主力就不能按照時間通過戛日嶺。
大規模兵團作戰,耽誤的每一分鐘,對戰局的變化都有深遠的影響。
尤其是包圍價川之敵,更是拖都不能拖。
這個時候,參謀長同志向大伙報告了預料在三所里地區敵人兵力和我軍兵力的對比情況。
在三十八軍正面的第五十軍、第六十六軍、第三十九軍、第四十軍的沉重打擊下,估計經這里逃竄的美軍三個師,都是美軍主力,其中騎兵第一師是華盛頓的開國元勛師,至今仍保留著騎兵稱號。
其實已經沒有一匹戰馬,早就是機械化師了。
美第二師是二次世界大戰征戰歐洲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