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在向三所里穿插的一一三師,正緊鑼密鼓的召集會議。
他們要穿插的三所里,乃是敵人的腹部,天空敵機飛來飛去,盤旋在頭頂,白天行軍勢必會暴露。
但如果不白天行軍,那么他們將晚一步到達三所里,是否會耽擱任務,還屬于未知數。
他們也不敢打開電臺,和軍部、志司聯系,這塊區域周圍都是美軍的信號檢測,電臺一打開,他們就像是被貼了定位器一樣。
保持無線電靜默,是目前唯一的辦法。
但是否白天行軍,這個重大問題依舊籠罩在一一三師各級指揮員頭頂。
行軍路上的短會意見一直未能統一。
有的不無道理地說,白天行軍一是會暴露我們的意圖,二是有個群眾觀念問題。
戰士們幾天幾夜沒得到休息,有的戰士在急行軍的途中吐血倒下,他們太疲勞了,應當就地宿營,只有休息好,才能夠打勝仗。
有的不同意這意見,要求繼續趕路,軍令如山,誰也不清楚停下來休息,會不會耽擱任務。
第一次戰役,他們就已經打了個敗仗,三十八軍被志司批評,所有人頭頂都籠罩著一層陰云,想要把頭頂的陰云撥開。
同意休息的干部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上級沒有明確說明要什么時候趕到三所里,也有可能是明天,或者后天,給部隊做點兒飯也好,讓戰士們好好休息休息也好,戰士們都已經吐血了。”
“我看應當這么辦,志司說28日晚向軍隅里、價川進攻嘛,現在時間還早著呢。”
三三八團政委同志想起一次在國內的解放北東戰場上,有個部隊就因為吃飯延誤了戰機,受到了批評的事情,他絕不同意上述同志的意見,就先拿那次因吃飯而延誤戰機收受到批評的事情舉例。
然后說道“首長命令我們迅速穿插到三所里,迅速就必須要爭分奪秒,停下來休息是怎么回事,第一次戰役就是因為咱們的麻痹大意,導致咱們被首長批評,這樣的教訓還不夠嘛。”
副師劉海清堅決支持政委同志的意見,說道“不管部隊有多么大的困難,也不能停下來,是,戰士們需要休息,但是時間緊迫,提前趕到,就可以進行充分的戰斗準備,可以減少戰士們的傷亡。”
“這是在戰斗中最高的群眾觀念”
大家沉默片刻,江潮同志和于敬山同志覺得劉海清通知表達了他們的意見,于敬山贊同地說道“老劉說得好,我們早到早主動,不能把主動權讓給敵人,若是陷入被動狀態,徒增傷亡。”
江潮同志站起來命令隊伍繼續前進,一聲令下,全師全師指戰員不顧疲勞,急行軍向三所里穿插。
但是,敵機總是在頭頂干擾,飛過去一個編隊,又來了一個編隊,還有黑寡婦偵察機,總在頭頂轉來轉去。
剛開始,敵機一來,他們就吹號隱蔽,部隊走走停停,耽誤了不少時間。
這樣下去總歸不是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