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夏天,注定十分忙碌。忙到蜜里調油的小情侶,都沒有什么時間見面。就算偶爾傳送過去見一面,大多數也都在談論公事。
夏天很快匆匆過去,秋天到來的時候,紅薯和玉米都成熟了。兩種農作物的產量十分可觀,哪怕沒有現代的種植技術與肥料,每畝地產量也差不多將近千斤了。
這對于古代一畝地,產量只有二百多斤的情況,可以說是翻了不止兩倍了。加上這是還沒有經驗的情況,等到第二次大范圍開始播種后,農戶們熟練起來情況就更好了。
除了大豐收的紅薯與玉米,薛璨的農場還種了不少東西。比如之前說的辣椒,西紅柿,黃瓜,芝麻,土豆等等。這些他在自己的農場先試著種了一些,想要看看有多少適合在這里播種,又有哪些需要的種植環境不一樣。
薛璨一邊種植的時候,一邊自己整理出來資料,以方便以后陸楨拿來用。這樣陸楨就能少走點彎路,也算是給陸楨省了不少時間。
因為薛璨的這個農場很大,所以他不僅買了很多的奴仆,還招了不少的長工過來干活。算是間接的帶動了周圍的經濟,讓不少窮苦百姓有了事情做,有了事情做日子可以活下去,周圍的治安什么的就好了起來。
剛好陸楨一直想要給薛璨一點實權,這樣薛璨那邊有什么事情就不用束手束腳,陸楨就直接把薛璨所在的小縣城交給了他。
對于自家媳婦給的小官,薛璨一開始的態度很排斥。他不想當官,也不想管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只想好好的種種地搞搞小發展。
但是后來陸楨給了他個縣丞,讓對方幫他管理縣衙大大小小的事,他這邊呢,平日里只需要繼續做他想要做的,其他的事情完全不需要他去操心。
對此薛璨心里還是挺開心的,覺得陸楨不愧是他的媳婦,對于他的想法還真的挺了解的。
這一年的八月,薛璨成了當地的縣令。薛家人也因此地位猛增,本來薛家人應該搬到縣里去。但是由于薛璨在這邊辦農場,他大部分的時間都住在這里。薛家人習慣了跟著薛璨走,薛璨沒有搬去縣城他們也不想搬走。
但是由于他們現在的身份不一樣,為了防止有壞心的人對薛家人造成威脅。薛璨等到晴碎從帝都回來之后,就打算帶著薛家人多買一些奴仆回來。
這一天,也就是中秋節,薛璨帶著全家去了一趟縣里,在縣里的住宅等待人牙子上門。
這個住宅原本是之前為縣令的,后來對方升職位置空給了薛璨,這個宅子也就成為了薛璨的了。
宅子就在縣衙的后面,不算很大,陳設也大多數都老舊了。之前薛璨讓人過來收拾過,這一次過來除了要買奴仆,還要把這邊稍微修整一下。
之后牙行的人帶著兩車的奴仆到了前院,薛璨讓老太太帶著家里一眾人去挑選,他就在一旁默默的看著他們自己選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