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觀贊嘆道“我在大理之時,常常神往少林天下第一大寺的名聲。今日一見,果然氣度非凡端的是一處名山寶剎。我天龍寺與之相比也是大有不如。”
眾人點頭稱是。慕容復笑道“本觀大師何必過謙出家人修的是一片普渡眾生的慈悲心。昔日諸位大師大敵當前,尚且慈悲為懷,出手救治慕容復。這份慈悲心腸,我看就勝過少林這寶剎莊嚴多矣,大師何必妄自菲薄”
他這話一半是出自恭維,一半卻也是出自真心。畢竟少林寺的很多舉動,在他看來,確實擔不起它的名頭。個別玄字輩高僧的行為,連一個丐幫的低袋弟子都不如。
本觀雙手合十道“多謝慕容公子。老和尚身為出家人,自然沒有什么爭競心,適才不過是心有所感而已。公子見笑了。”
話雖如此,心里還是對慕容復的話很受用的。怪道正明如此喜歡此人,確實是有原因的。
不多時,包不同從半山下來了“啟稟公子,各位大理同道,少林玄慈方丈大開中門,親自至半山迎接諸位上山。”
眾人滿意地點了點頭,少林在禮數上確實值得稱道。雖說以在場眾人的身份,值得少林開中門迎接,可玄慈身為方丈,大可在山門口等候便是,用不著親自至半山迎接,這算是給足了眾人面子了。
“大師,您先請。”慕容復一躬身,向本觀說道。他們這些人中,屬本觀身份、輩分最高,由他來領路,再合適不過了。
本觀微笑著點點頭,沒有假意推辭,領著一行人上山了。
“走吧,二位,都到這里了,兩位高僧還是給自己留一份面子吧。”慕容復向哲羅星師兄弟二人說道。
剛才慕容復親自解開了二人的束縛,就是為了給兩人留幾分顏面,免得兩人他日記恨自己,不過,穴道并沒有解開。
二人交換了一個眼神,一聲長嘆,無奈跟上。
行至半山腰,果見一眾紅袍老僧帶領幾十名僧眾等在半山腰的涼亭中等候。見眾人上來,為首的一名胡須花白的老僧上前幾步,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外寺高僧大德與慕容公子遠道而來,老衲未克遠迎,萬望恕罪。”
這老僧,想來就是少林現任方丈玄慈了。見其神色慈和,宛然一副得道高僧的風范,慕容復實在無法將其與一個在雁門關殺傷婦孺的兇手聯系起來。也實在不能相信這樣的一位僧人會是一個不守戒律的和尚。看來人不可貌相,自古皆然。
眾人一一見禮。輪到慕容復的時候玄慈深深地看了慕容復一眼“昔年令尊慕容博居士與老衲頗有交情。不想令尊英年早逝,其時公子年紀尚幼。人生如白駒過隙,倏忽故人之子已如芝蘭玉樹,秀于庭階。慕容居士若泉下有知,一定大感欣慰。”
慕容復連忙還禮道“原來大師與先父有這段淵源。先父去世之時慕容復年紀尚幼,未享片刻天倫之樂。今日得見先父當年故交,大慰平生,請方丈大師受晚輩一拜。”
說著,便一撩衣袍下拜,儼然一副謙恭有禮的晚生后輩模樣。在場眾人見了各個點頭稱贊,都道南慕容家世清貴,子弟都守禮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