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贏了”
殘余的宋軍和丐幫弟子見敵軍撤退了,頓時歡聲雷動。
戰斗告一段落,清點人數時,原先負責守在此處的三百多名丐幫弟子此刻已經不到二百人,而宋軍將士也是傷折過半。
這場大戰雙方本就呈膠著態勢,八萬西夏軍同大宋西軍全線開戰,不止是鷹愁峽,戰斗無處不在。這也是為什么赫連鐵樹會兵行險招將守衛糧倉的精銳調出一部分的原因,因為眼下他手頭上能夠調動的兵力實在是捉襟見肘。
原本他是可以把一品堂調過來的,這種奇襲的任務論理由一品堂來執行最為合適。但他雖然身為一品堂名義上的掌控者,這種時候卻對一品堂失去了控制。不知道什么原因,大批一品堂的高手此時都處于聯系不上的狀態。
這一夜,西夏軍一處糧倉五萬石糧草全部被焚毀,負責攻擊鷹愁峽的五百精銳騎兵十不存一,雖然并沒有對戰局造成決定性影響,但也使得西夏軍后續的進攻變得極為乏力了。闌
最重要的是,西夏軍統帥赫連鐵樹為刺客所傷,身中劇毒,雖然在及時治療下最終保住了性命但也是昏迷了幾天時間方才緩過神來。
趁著這個空擋,宋軍發起全面反擊,終于將戰局向于己方有利的一面推動,最終使得西夏這一次中等規模的進攻行動無功而返。
而遼國方面,則一直處于觀望態度,十萬遼軍陳兵邊境,自始至終作壁上觀。待得西夏方面失利的消息傳來,遂在邊境地區擄掠了一番之后,全線撤回原地。自始至終,宋軍方面并未做出任何實質性的舉動。
大宋鴻臚寺對遼國悍然撕毀澶淵之盟,挑起邊疆戰事的行為提出嚴正抗議并表示強烈譴責,嚴正要求遼國方面要求派遣使臣就此事進行解釋。
一個月后,雙方特使于汴梁會面,會議在親切友好的氛圍中順利舉行。
遼使最終給出的解釋是遼主耶律洪基于邊境地區狩獵,并無與宋邦兵戎相見之意。
宋使在會見遼國方面的使臣時特意指出,宋遼兩國自澶淵之盟簽訂以來,已經有了上百年的和平時期,兩國百姓的友誼基礎堅實可靠,牢不可摧,希望遼國方面順從兩國百姓的意愿,不要倒行逆施,否則一切后果由遼國方面負責。闌
宋使刻意強調,時過境遷,大宋已經不是百年前的大宋。大宋軍隊有信心,有能力將一切來犯之敵消滅于邊疆之內。
針對遼使在會談中的不當言論,宋使表示,遼國方面沒有資格說從實力的角度出發同大宋對話。
會談邸報流出,汴梁百姓大為振奮,紛紛表示厲害了,我的大宋一時間,坊間關于楊家將抗遼的話本銷量劇增,汴京地區各大茶館酒樓內,忠勇楊家將的演義話本連續一個月登上最受說書人歡迎的話本榜單之首。
不過,也有小道消息指出,會談過程中,遼使提出要求大宋方面每年增加歲幣二十萬兩白銀。遼使方面指出,自兩邦建立邊境互市以來,大宋方面年年運用不正當競爭手段使得遼國方面處于不利地位,因此要對大宋輸入遼國的貨物追加懲罰性歲幣。大宋方面據理力爭,最后雙方以五萬兩白銀達成協議。
會后,遼使在四名汴京花魁的陪同下,下榻鴻臚寺,雙方賓主盡歡,一派和諧。
消息傳出,太學青年一片嘩然。更有太學學子將小蘇學士所作之六國論連夜抄錄上百份,到處傳播,引起了一片義憤,更有言論激憤者指出,大宋今日之積弱,皆因歷代天子重文輕武所致,一時間,強唐弱宋的言論盛囂塵上。
最終經過大宋皇城司的偵察,本次行動的主謀被揪了出來。學正以不尊圣人之教為名,將該學子功名革除,令其五年內不得參加科考。闌
針對該學子的過激行為,學正大人表示,大宋學子應當理性愛大宋,不要因為一時的過激行為,誤了自己的錦繡前程,要相信官家,相信圣人之教。
一場風雨就這樣在江湖與廟堂之間平息下來。
至于那被遼軍擄走的幾萬邊境百姓,就沒人在意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