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個回合,兩人的功夫就高下立判。
“又想殺我”
林軒緩緩收刀,神情自若,語氣輕蔑。
“我真不知道師傅看上你哪一點了,你這個肺癆鬼三天”
說完,丁修扛著苗刀揚長而去。
“好了,這段過了收工”
林軒看完回放,招呼他們收拾東西回酒店。
劇組開拍半月,磨合期已過,拍攝進度開始加快。
這天中午,劇組收工放飯。
林軒端著盒飯坐在監視器前,邊看回放邊大快朵頤。
這時,身為制片人的陳虹走過來。
“咋啦,虹姐。”
“外面有十幾家媒體來探班,要采訪你。”
“行,莪去應付一下。”
“態度認真點,媒體宣傳很重要的。”
“知道啦,我盒飯放這兒,別偷吃我雞腿啊。”
“”陳虹翻了個白眼。
電影拍攝期間是有媒體探班日的。
主要是聊聊拍攝進度,談談演員的發揮,劇組里的趣事。
人們常說互聯網是沒有記憶的,其實現在的觀眾也差不多。
繡春刀剛宣布立項的時候,關注的人很多。
這才過去半個月,網絡上就沒什么人討論了。
媒體探班日就是為了重新炒熱話題。
肯定有人疑惑,為什么不等到上映前再宣傳炒作省錢省事效果還好。
這種想法不能算錯,只能說不夠全面。
從電影立項開始,劇組的宣傳機器就開始啟動。
不時放出拍攝花絮,講一講拍攝進度,好讓電影名字多次出現在觀眾腦海里。
這玩意就跟廣告一樣。
看一次廣告,你可能不會買。
但看一年的廣告,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廣告影響,大大提升購買的概率。
一部商業電影想要成功,不能光滿足一小部分人的喜好,要滿足絕大多數人的喜好。
因此劇組不光要宣傳,策略也要不停的改變,主打的就是全面。
想吸引愛吃瓜的觀眾,就要安排劇中演員炒緋聞。
要吸引真實的電影迷,就要介紹電影的劇情,宣傳它的特點。
如繡春刀的特點就是,寫實的武打,十幾種刀劍兵器的交鋒。
要吸引飯圈腦殘粉,就要拉幾個頂流明星過來坐鎮,哪怕戲份不多,也要大力宣傳。
就像原版天下第一里,張衛劍就是個醬油角色,宣傳時硬生生吹成了男二號。
總之,電影想要成功,宣傳絕對是重中之重。
原版繡春刀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這么優秀的原創武俠電影,就因為沒錢做宣傳,結果票房連一個億都沒有。
除了以上幾種常規的宣傳方式。
還有劍走偏鋒,容易得罪人的方式。
碰瓷熱點人物,熱點話題,張繼忠的慣用伎倆。
發小作文陰陽怪氣,罵人打人,馮曉剛新電影上映前都會這么干。
巧合的是,媒體探班的時候,有記者提到了這兩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