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的電影,市場售價不等。
主演陣容,劇組主創,獎項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林軒沒有國際市場的經驗,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去辦吧。
為了10的分成,李楊肯定認真對待。
深夜,慶功宴結束。
客人對今天的晚宴贊不絕口。
李楊將他們送走后,來到林軒的房間。
“看你這樣子,今晚喝的不少吧。”
“不多,微醺而已。”
“信你才怪,正事沒耽誤吧。”
“沒有”
李楊擺了擺手,認真道“盲井獲獎后,關注度上升。
對電影感興趣的片商增加不少,價格也同樣如此。”
根據他的介紹,有購買意向的片商,主要集中在歐洲國家。
目前來看,海外版權的總售價不會低于500萬美元。
而電影的制作成本只有150萬人民幣。
僅海外版權就狂賺了30倍,簡直是暴利。
林軒聽完點點頭,對這個價格還是比較滿意的。
“我在這邊多留幾天,爭取賣個好價錢。”
“具體細則就交給你去談,我等你的好消息。”
“哈哈,放心等著,肯定有好消息。”
第二天,林軒帶著王保強和助理團隊回國。
落地機場,助理買了幾份報紙讓他在路上看。
盲井獲獎的消息已經傳回國內。
原本一部現實題材的小成本電影,在內地根本掀不起風浪。
但誰讓這部電影的投資人是林軒呢。
作為內娛頂流,凡是跟他沾邊的事情都能蹭到熱度。
他平時不愛搞事,也不愛參加活動,粉絲天天都盼著新聞里出現跟他相關的事情。
盲井獲獎后,那幫粉絲終于找到活兒干了。
偶像難道搞個大新聞,還是這么長臉的事情,肯定要大力幫忙宣傳。
他們不懂什么是歐洲三大,更不知道銀熊獎的含金量。
只要知道盲井獲得的獎比英雄牛批就行了。
粉絲自發宣傳,再加上工作室在背后引導扶持,這件事很快就火出圈了。
各家媒體爭相報道,從各個角度對劇本進行分析解讀。
業內人士也不甘寂寞,大談內地電影崛起。
回國次日,無數好友登門拜訪。
除了單純恭喜他的,也有不少是想過來打秋風的。
既然林軒工作室開始做影視投資,這些事情肯定是無法避免的。
傍晚賓客離去,他收到的資料書堆積成山。
雖然大多數都是騙錢的垃圾,但他還是得一一看過。
只有保持通道開放,才能等到值得投資的作品。
一周后,李楊回國。
盲井近期熱度這么高,媒體自然蜂擁而至。
次日,李楊召開記者會,回答記者關心的問題。
比如林軒的投資,電影的內涵,以及內地特供版的問題。
李楊表示,盲井不是“地下電影”,它是代表國內參加柏林電影節的。
至于兩個版本的問題,資方并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