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黑粉就喜歡拿這一點來攻擊他。
最近這段時間,娛樂版塊到處都是這樣的留言。
電影票房出爐后,林軒的粉絲也沸騰了。
對于不想去電影院排隊,或者喜歡貪便宜的普通觀眾來說,在家看碟片是更經濟的選擇。
從明年開始,以煤老板和房地產商為主的圈外資本,將大規模進軍影視市場。
其他家粉絲見了,也是敢怒不敢言。
成為內地電影史上,票房第二高的電影。
萬幸林軒的粉絲數量很龐大,僅靠他們就能把電影票房推到一個億。
這個問題目前來說是無解的,林軒也只能在采訪時多談盜版的危害,希望大家去電影院。
因為21億票房中,還有5000萬系統積分。
拋去這部分票房,電影的真實票房大概在16億左右。
相比于英雄的三億票房,繡春刀只有它的一半,不免讓人失望。
當然了,這只是他個人的想法。
在外人看來,林軒拉著一幫年輕演員,就能拿下這么恐怖的票房,單論票房號召力他遠在張一謀之上。
畢竟兩部電影的演員陣容根本不在一個級別,英雄拎出一個李蓮杰就能吊打繡春刀整個劇組了。
更何況林軒還年輕,今年才24歲。
這樣驚人的成績由一個年輕人完成,簡直把圈內老前輩的臉都打腫了。
那些文藝片導演還能反駁幾句,拿題材,藝術,深度說事。
但馮曉剛等主打商業片的導演,算是徹底被釘在恥辱柱上了。
活了一大把年紀,成就還不如一個年輕人。
不過馮曉剛臉皮厚,對此毫不在意。
恰逢年底手機上映,他不僅沒有當縮頭烏龜,還拼命往上面蹭。
“手機由葛憂,徐凡,張國利,李兵兵主演,演員陣容比繡春刀強”
“我對電影票房有信心,內地電影市場已經崛起,手機的票房至少能破億”
“武俠電影沒有內容,沒有深度,手機聚焦于社會問題和人性弱點。”
對于繡春刀成為內地影史票房第二這件事,馮曉剛更加不以為然。
“剛才說過了,內地電影市場已經崛起,未來還有許多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這一切都是市場的功勞,并不代表林軒的能力超過了大多數導演”
電影還沒開始宣發,馮曉剛就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大放厥詞。
雖然他的言行惹惱了不少林軒粉絲,但也成功蹭到了熱度。
許多報紙和網站,都轉載了他的發言。
但蹭熱度這件事是把雙刃劍。
手機已經被媒體貼上了挑戰者的標簽。
如果馮曉剛能挑戰成功,手機的票房超過繡春刀,那就代表他說的是對的。
林軒只是吃了時代紅利,不代表他的能力達到了這個水平。
可如果挑戰失敗,馮曉剛將遭受嚴重反噬。
現在說的話有多狂,到時候臉就會被打的有多疼。
華誼的兩顆搖錢樹,第二次發動內戰,這種戲份媒體當然不想錯過。
他們想進劇組采訪,然而林軒忙于拍攝,拒絕接受采訪。
亮劍開機已經快一個月了。
劇組主創都是工作室的人,互相之間很熟悉,因此拍攝過程非常順利。
這是林軒的轉型之作,他對此非常用心,泡在劇組一個月都沒出門。
白天拍戲,晚上開會,全身心的都投入到拍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