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采訪黃建忠,他表示那天喝了幾瓶啤酒,然后就什么都不記得了。
一方面繼續跟張玉聯系想要看看錄像帶,另一方面將她的個人經歷全部挖了出來。
在飯局過后,黃建忠開車帶著她倆上了高速,可事后并沒有按照約定給她角色,打電話也始終不接。
吃瓜群眾現在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早起買雜志,跟她合作的娛樂雜志都賣到脫銷了。
面對張繼忠等人的指責,張玉開始反擊,稱這幫人都是一路貨色。
她還爆料某許姓明星跟黃建忠關系不一般,說她人很假,很作,惹得跟黃建忠合作過的許情下場開撕。
否則哪怕你只是路過,也會被這些人潑糞水。
一幫人在糞坑里打架,必須要躲得遠遠的。
他沒有親自發聲,但他的幾位好友于明,張繼忠,牛朝陽在接受采訪時,怒斥張玉為了紅不擇手段,拼命炒作。
林軒搖搖頭,笑道“不知道,或許是真的吧。
但張玉肯定是隨口瞎編的,或者從哪聽來的小道消息。
她這個級別的小演員,還接觸不到大導演大明星的層次。”
“她接觸不到,你肯定能接觸到,這些事是真是假啊”
“小孩子別問這么多,趕緊背臺詞去。”
這個問題林軒真不好回答。
潛規則嘛,哪個圈子沒這種事啊,有些事看破不說破。
十二月上旬,馮曉剛的新電影手機開始宣發。
媒體分出一部分精力跑去采訪他,重點還是關注他之前的豪言壯語。
先前他可是說過的,手機的票房會超過繡春刀。
面對記者提問,王忠軍還想打哈哈把這事繞過去。
然而馮曉剛對電影票房信心十足,又一次在媒體面前談起他的市場理論。
簡單概括就是,只要站在風口里,豬都能飛上天。
記者聽完心中大喜。
身為娛樂記者,他們最喜歡馮曉剛這種敢說話的人。
沒有對立沖突,沒有爭論罵戰,雜志的銷量就上不去啊。
喜歡搞事的記者,立馬帶著馮曉剛的回答跑到“林軒工作室”。
林軒在橫店拍戲拒絕采訪,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啊。
工作室發言人事先得到林軒的授意,強硬回擊了馮曉剛的言論。
“內地電影市場的確在高速發展,在不久的未來,這些票房記錄將不斷被刷新。
但這并不代表隨便拍電影票房就能破億,時代紅利不是誰都能吃到的。”
言下之意,就算內地電影市場再怎么發展,你馮曉剛也拍不出讓觀眾喜歡的電影。
來了,來了,火藥味來了。
媒體們可不傻,工作室的回應肯定是得到林軒默許的,這句話就是他本人的意思。
林軒本不想搭理馮曉剛,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
再不出手教訓一下,以后隨便什么阿貓阿狗都要欺負到他頭上了。
在媒體的添油加醋下,兩人從言論交鋒被強行升級為華誼內戰。
外界議論紛紛,網友分成兩派開始罵戰。
圈內的演員導演則集體沉默,對此事不發表任何意見,兩邊都不想得罪。
王家兄弟愁的頭都大了,其他影視公司則是一臉看戲的表情。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
華誼既然敢把兩人收入囊中,就要做好被反噬的準備。
一邊是圈內丑聞,一邊是華誼內戰,年底的娛樂圈還真是熱鬧,圍觀群眾每天都光吃瓜就吃飽了。
然而有人覺得熱度還不夠,還要給娛樂媒體送上一份新年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