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張繼忠真是把炒作這件事給玩明白了。
張繼忠再次抓住機會炒熱度。
同一時間出現兩部未播先火的劇,娛樂圈立馬熱鬧起來。
張繼忠一席話把責任撇得干干凈凈。
沒有特別的原因,單純就是喜歡。
接著在系統空間尋找適合的劇。
大多數刑偵劇的男主人設,都比較臉譜化。
生活清廉,工作認真,不茍言笑,英勇無畏。
林軒不喜歡這種人設,他想飾演一個與眾不同的警察。
就像亮劍里的李云龍。
在他出來之前,抗日劇主角的形象幾乎一成不變。
信仰堅定,對黨忠誠,愛兵如子,堅毅冷靜幾乎是完美的化身。
不是說這類人設不好,但拍的太多,觀眾已經審美疲勞了。
這時候,滿嘴粗話,渾身都是毛病的李云龍出現在觀眾眼前。
這種接地氣的人設,打破了過去僵硬的臉譜化,瞬間收獲海量觀眾的喜愛。
同理還有雪豹的周衛國,戰旗的金戈。
當時的抗日劇主角幾乎都是我黨的人,而且家庭條件都不好。
周衛國和金戈的人設恰恰相反。
國黨出身,家境富裕,而且都喝過洋墨水,學過新式戰術。
這種設定讓人耳目一新,再搭配上合理的劇情,不錯的演技,電視劇爆火也在情理之中。
說回刑偵劇。
林軒在系統空間選了很久,終于找到一部曾經看過,且非常喜歡的劇。
白夜追兇
這部劇當時熱度很高,長得一模一樣的兄弟倆合作破案,一人分飾兩角的設定都很新穎,讓幾乎涼透的潘月明一夜翻紅。
奈飛還買了這部劇的版權,在全球190多個國家播放。
可惜這部劇后期放飛自我,劇情高開亂走導致爛尾,后面的劇情怎么也圓不起來。
第二部因此遲遲未出,成為無數觀眾心里的遺憾。
林軒買了劇本后,先花費積分對劇本進行修改。
白夜追兇是16年拍的,劇中許多“高科技”都是現在沒有的東西。
除此之外,他還將最后一案的劇情補全,不想再掉觀眾胃口了。
修改后的劇本從32集凝練到30集,劇情緊湊,高潮迭起,有點美劇的味道。
白夜追兇由“林軒工作室”全額投資制作發行。
央視原本想參與的,但是一看到劇本就退了。
劇中有不少血腥橋段,林軒花了不少精力,才打通關系讓劇本通過審核。
近幾年的劇本審核很寬容,血腥,暴力,驚悚,恐怖那都不是事,有些畫面甚至能當恐怖片來看。
正因如此,這些年涌現出不少經典電視劇。
可央視作為老大哥,風向標,它的口袋卻在逐漸收緊。
凡是有以上標簽的劇都不能在央視播,只能去省臺或者地方臺播。
有點未來上星劇和網劇的意思。
既然不能在央視播出,那林軒就沒必要跟它合作了。
白夜追兇立項的消息逐漸傳播。
圈內人再次躁動起來,紛紛找關系打聽劇的情報。
對于林軒再次更換賽道,粉絲和網友已經見怪不怪了。
現在的林軒就像個渣男,每演過一種類型的劇,下一部就換另一種。
民國劇,抗日劇,仙俠劇,再到刑偵劇。
哪怕他明年演兒童劇,觀眾估計也不會驚訝了。
說到兒童劇他想起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