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半個時辰。
曹操父子并著一眾宗族武將,聚在一塊細細商討了一番。
最后拿出了一個安排方案。
組建新軍之后,曹操自然是這支軍隊的首領,獨掌中軍。
而曹洪、夏侯惇和夏侯淵則各領一軍,具體率領多少兵馬,還得等招募完畢之后再行分配。
至于同樣要并入軍中的衛茲,考慮到其有捐資之功,曹操將其納入中軍統轄范圍,歸自己直屬。
陳宮則定為軍師。
至于張遼張文遠,這是虎賁營的人,是屬于曹昂的嫡系部隊,自然不在此次討論安排的范圍內。
此次前來投奔的宗族武將中,唯獨曹純另有安排。
原本曹操是打算將曹純也編入新軍之中,同樣單領一支軍隊,和其他幾人地位大略上處于平等。
只是他的安排才剛說出口,曹昂就率先提出了不同意見。
他希望曹純能擔任騎兵統帥。
也就是曹昂先前所考量的。
從現在開始就購買戰馬,訓練士兵,組建一支有戰斗力的騎兵部隊。
說實話,對此曹操是頗有顧慮的。
因為騎兵很貴
不論是戰馬,還是騎兵的裝備,乃至于訓練一名騎兵所花費的各種成本,相對于步兵而言,都絕對是天價。
雖然如今擁有了整個曹家的支持。
錢糧底蘊已不可同日而語。
但曹操還是更愿意用這筆錢來擴大步兵的規模,再不濟也可以多打造一些兵器和鎧甲。
實在沒必要去組建什么騎兵。
畢竟在戰場之上。
除非是碾壓性的戰斗,否則騎兵必須形成規模,才能具備強大的殺傷力。
如此一來。
以曹家現階段的實力,盲目倉促的組建騎兵,卻無法爆發出戰斗力的話,那性價比可就太低了。
不如整點硬實力。
但是曹昂一番話說服了他。
“董卓出身西涼,他麾下最強悍的部隊就是西涼騎兵。”
“一旦兩軍對壘,董卓放騎兵進行沖陣,而我軍沒有任何能挾制敵方的手段的話,便是擁有再多步兵,又能有什么用處呢”
“士卒五千人和士卒七千人,在大規模騎兵沖陣面前毫無區別,一樣是要被沖散陣型,然后當場潰散的。”
“既然如此,與其擴大步兵的數量,還不如趁現在,提前組建好一支騎兵,彼時也能在戰場上進行反制。”
這自然是曹昂的托詞。
討伐董卓根本用不到騎兵。
但凡碰到硬骨頭,大家就互相演戲,出工不出力。
壓根就沒打過硬仗
更別說騎兵對沖了。
曹昂單純的是為長遠而考慮,日后爭霸天下,是無論如何也少不了騎兵的,這能成為手中一只王牌。
故而只能把董卓拖出來了。
反正大黑胖總能成為他的擋箭牌。
而曹操在聽到曹昂這番話語之后。
果不其然的動心了。
他是沒有什么太長遠打算的。
目前最大的目標就是討伐董卓,誅除國賊,還漢室一個清平安定。
如果曹昂告訴他。
組建騎兵是為了未來能夠擁有強大的實力,那曹操多半不會同意。
可把董卓拿出來說事兒。
而且說的也確有道理。
西涼騎兵聞名天下,倘若雙方真要硬碰硬,那花錢組建一支反制騎兵的效果,遠勝于擴大步兵規模。
因此思慮再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