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各自方陣的前方,則是幾十匹高頭大馬,馬背上無一不是剽形大漢,身著鎧甲,手持長兵。
看起來端的是威風凜凜
從城樓上往下看。
只覺眼前是黑壓壓的一片,從城門口一路延伸至遠方,盡是士兵挺直不動的身影。
無數兵器在當頭紅日的照耀下,閃耀著晃眼的金色光芒,濃烈的殺氣匯集在一處,竟使得周遭溫度似乎都降低了不少。
而此刻在城樓之上。
濟陰郡太守曹操正揮斥方遒,進行著臨出兵之前最后的宣誓,鼓舞著全軍上下的士氣。
聲情并茂,慷慨激昂,厲聲細數著逆賊董卓的諸多惡行劣跡,大聲聲討著董卓的無數暴行。
其后更是宣布了此時身在陳留之中,所有參與討伐董卓的仁人志士的名單和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在曹操公布的名單之中,甚至還包括了曹昂。
這倒不是曹操徇私,刻意給自己的兒子掛名,從而提升曹昂的名聲。
完全是出于公心,畢竟曹昂也是朝廷任命的正式官員,是有品級存在的。
合情合理。
而在批判和念名之后。
則是最重要的環節。
盟誓
只見曹操向前一步,猛然拔出腰間長劍,劍尖直指遠方的天空。
最后聲音洪亮,近乎咆哮的嘶吼道“凡我同盟,齊心戮力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所共鑒”
隨著曹操將最后這段話大聲喊出。
全場眾人無不群情振奮。
上至太守藩王,下至將校兵卒,都紛紛為之而歡欣鼓舞。
并且跟著曹操,一同將最后幾句話大聲吼出,整個陳留城西門外,盡是一片人氣洶涌,熱浪翻滾的架勢。
在這一刻。
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一致的,大家抱著同一個目標,結成了最為牢固的同盟,約定著彼此互不背棄。
混雜在人群中的曹昂。
一邊跟著一塊呼喊,一邊面色有些復雜的看了看左右眾人。
希望大家都能落個好結局吧。
不過想想,倒也覺得沒什么問題。
畢竟有自己在,這些人日后都是咱曹家的班底,當然個個好結局了。
而在如此山呼之后。
曹操再度揮舞手中長劍。
“三軍將校聽令,即刻出發”
全軍上下轟然應諾。
原本列隊在下方等候的士兵們,紛紛在各自將官的帶領下,依次朝著洛陽的方向行進。
討董之戰,正式開始了
漢末的歷史舞臺,也在迅速揭開它的帷幕,一切將在此后輪番上演
其實原本按照眾人的規劃。
還需要再休整幾日在行動兵的。
只是此前剛收到消息。
袁紹的大軍已經出了冀州,連帶著冀州牧韓馥的部隊,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所到之處皆望風而降。
甚至人還未至,便傳檄而定。
在大軍抵達武德縣的時候,迎面碰上了河內太守王匡的部隊,王太守當場宣布舉義兵參加討伐董卓。
河東郡半數以上皆倒戈而向。
眼看著要不了半月功夫,袁紹所率領的大軍,便可抵達此前約定好的會合地點,即滎陽縣。
而在位于南線戰場。
率兵駐扎于南陽郡的后將軍袁術,伙同烏程侯孫堅,更是一路向北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