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神情的變化。
自然也落入了曹昂眼中。
他心知自己剛才那一番話,給劉娉帶去了極大的沖擊,使之對自己的印象,瞬間再上了好幾層樓。
曹昂覺得火候也差不多了。
當即順勢言道“正是因為豪強地主的日益壯大,沒有任何人能夠遏制他們,導致他們掌握的土地越來越多,百姓自己所能耕種的土地越來越少。”
“因此只要碰上一次天災,就會有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賣兒鬻女,甚至餓殍遍地,埋骨道旁。”
“而百姓們一旦活不下去,那只要有能夠引領他們的人,就會出現像蛾賊、蟻賊,這樣浩浩蕩蕩,席卷天下的大亂,這也就加劇了漢室的危亡。”
說到這里。
曹昂隨手從桌案上拿起一份戰報,遞給萬年公主。
接著繼續說道“蟻賊之亂隨便爆發一次,就是十幾萬乃至幾十萬的兵力,而在半座大漢江山都陷入戰火之中的情況下,朝廷豈有能力鎮壓”
“再加上朝廷常年陷于宦官、外戚,朝臣等多方勢力,相互爭斗傾軋的局面中,本身就自顧不暇,哪有時間理會一些黔首的作亂。”
“只能任由地方上自行招募兵馬,自己組建軍隊進行抵抗,天下各地到處都是以宗族和郡縣為依托的私兵。”
“如此一來,地方上越來越強,而朝廷空自內耗,則越來越弱。”
“再加上先帝在時,確立的州牧一職,導致朝廷和地方上的關系疏離,直接波及到了州一級。”
“此消彼長,朝廷幾乎同時和州郡縣之間脫離了聯系,地方上不再受中央掌控,這就是因為地主勢力龐大,而衍生的一個惡劣后果。”
其實這番話有所保留。
東漢王朝的傾頹衰敗,除了地主勢力的壯大,土地兼并日益加劇之外。
還有很多很多原因。
諸如學術知識的壟斷,門閥世家牢牢把控著對經義的解釋權,而中下層百姓甚至連字都不認識幾個。
強大的兩極分化,也是導致王朝失去生命力,迅速腐化的原因。
再加上階級固化。
選拔人才主要靠察舉,地方太守推舉的人才,也只會是本地的士族子弟,或者名望之輩,永遠不會去推舉百姓。
黔首永遠是黔首,貴族官僚只要不出現變故,就永遠都是貴族官僚。
時間短還好。
時間一長,就出現大問題了。
中下層沒有上升渠道,上層永遠是那么幾個姓氏,想不腐化都難。
當然。
這些原因就沒有必要對公主講了,說的太多,反倒效果不好。
留著以后,一點一點的吊著公主的胃口,這才是細水長流之道
而其實在聽到曹昂這番話語之后。
劉娉臉上已經滿是震撼的神情了。
這下都不需要曹昂再做總結,劉娉便已經能在心中給出答案。
地主勢力龐大,不受節制的無限制壯大,正是大漢朝危亡的根源所在
這個結論讓她頗有些冷汗直冒。
原來自己一直以來所持有的想法都錯了,虧她還自詡為能人,沒想到眼光卻一直停留在表面上。
在今日之前。
倘若有人告訴劉娉,漢室危亡的根結在于興漢之初,那公主殿下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的。
這是在挑戰她心里的固有認知
在天下人的心中。
光武皇帝重整河山,再造大漢。
是絕對可以稱為一代明君的圣主。
大漢王朝落到如今這個地步,只會是后世不肖子孫不努力,把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基業給敗光了。
和圣明偉大的老祖宗本人,怎么可能有任何關聯呢
然而此時此刻。
曹昂鞭辟入里的層層剖析,言辭鑿鑿的將前因后果擺在了面前,由不得公主殿下不相信。
只要擁有一定水平的人。
詳加思考之下。
便可知曹昂所言非虛,絕不是閉著眼睛胡吹大氣,而是有事實根據。
而恰巧萬年公主也并非什么無知愚婦,她正是具備獨立思考能力,且擁有一定政治水平的優秀女子。
因此在深入思考之下。
劉娉恍然之間發現。
好像就是這么回事
豪強地主坐大,并成為席卷天下的利益集團,一百多年來,歷代天子都對這個利益集團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