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上強度了頂級難度片段
投名狀,是一部良心好劇。
雖然它確實沒讓投資方獲利,同時豆瓣的評分也很低。
但不妨礙方宇稱它是神作。
如果僅是憑票房的高低辨別電影的好壞,那冇極、黃金甲、半江綠就應該也都是神作了。
在這個年代的觀眾,其實有那么一點看不懂電影。
就比如功夫、大話西游這種,當年上映時,口碑其實也都不怎么樣。
功夫開篇,豆瓣評分只要五點多分,要不是方宇這個大股東咳嗽兩聲加了三分,都不知道要到了什么時候才能給功夫塵冤昭雪。
同時大話西游、投名狀這種也一樣。
上映的時候評價低的可憐,等到后來的人,越來越懂什么是電影了,才能讓電影主創團隊對當年受的氣泄掉。
電影,是大眾藝術。
其實越簡單越好。
方宇電影的成功,也源自于這點。
藥神,一條直線,小孩老人誰都能看得懂。
畫皮,雖然稍微有一些反轉,但也沒到了看不懂的程度,尤其還是一部恐怖片,直接杜絕了許多年齡段的觀眾評價。
而投名狀,吃了個大虧。
李聯杰、劉德化這種國民知名度,拖家帶口去看電影的人不在少數。
看完之后,看到三名主角全部慘死,這些人只想著結局不美好,生氣,想罵街,所以就給個差評。
方宇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單論投名狀里,陳可昕想給世人灌輸的價值觀,就夠觀眾暈乎半天的,加上結尾的悲慘,對看完這部片子的觀眾來說太沉悶了。
尤其現在把金城舞換掉,換成了方宇這個國民知名度更高,好感度更高的形象,等到結尾方宇這張臉懟著鏡頭被處以凌遲恐怕評分會比方宇那輩子更低。
當然,罵的再多也沒事,后臺一行代碼就能讓評分拉高,他們不帶腦子打分,方宇就能不找理由拉分。
神作投名狀,全劇的第一場要拍的戲,就直接來了高難度。
這部劇里,三個好兄弟,華仔那個角色的演技要求是最低的,人設比較簡單,莽夫類型,內心比較善良。
第一難的,是李聯杰的角色。
大哥李聯杰,在兄弟情義,兒女情長,權利,理想,各種雜念的影響下,表情的變換,心態的變化,對演技的要求大過了功夫皇帝李聯杰從業生涯以來所有的角色,也是靠著投名狀,讓李聯杰獲得了人生中第一座大獎的影帝獎杯。
而方宇的三弟角色,難度也不小。
前面的劇情里,方宇將要飾演的姜午陽,對他而言沒有多少表演難度。
姜午陽的角色難點,都放在了影片的結尾,也就是全組今天要拍的第一場戲,方宇的個人單獨鏡頭。
在大哥李聯杰飾演的龐青云打下南驚城后,他得到了太后的賞識。
龐青云跪在大殿外,請求太后對他打下的區域免稅三年。
太后當場答應。
天真的龐青云以為太后寬宏大量,是個體恤民情的好太后,屁顛屁顛的切割了三個扶他上位的大人,認為自己靠著戰功,就能在這大清站住腳跟。
結果自己根本不知道,他跪在大殿外請太后免稅的那一幕,就是自己親手將自己葬身火海的原因。
南驚丟了兩年。
在太平軍駐扎南驚的那兩年里,南驚的百姓被壓迫,被壓榨。
龐青云的愿望是好的,但他沒想過,大清同樣需要南驚的稅收,已經兩年沒了南驚的稅收,怎么可能再延長三年
同時,你龐青云一句免稅,我太后應了,你手握糧草兵馬,占據人心,到時候一呼百應,打到我皇宮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