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導演和主演的發言結束,開機儀式進入了高潮環節。
方宇作為制片人,也上臺發表了簡短的致辭。
“今天,我們聚集在這里,共同見證《花木蘭》的開機,這不僅是一部影片的開始,也是我們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魅力的開始,我代表劇組,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們一定不負眾望。”
眾人在方宇的帶領下,集體點燃了香。
現場的掌聲、歡呼聲和快門聲交織在一起,為這部備受矚目的電影送上了最誠摯的祝福。
花木蘭,開機。
方宇宣傳華夏文化的同時,一部西方背景,人權題材的電影也悄然送檢。
“綠皮書?”
一個黑人評審看到片名之后,愣了一下。
隨即想到了一個可能!
他連忙觀看了起來。
兩個小時結束,這黑人評審擦了擦眼淚。
“啊!天吶!多感人的一部影片!”
他看向制作名單,發現編劇和制作人都是史蒂芬·方,驚的說不出話了!
“史蒂芬·方給黑人群體拍了這樣一部劇?他是我的偶像!”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其余的評審那里,幾天過后,奧斯卡提名邀請名單開始擬定。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提名。
五項提名后,頒獎禮還未開始,最大的贏家已經要出爐了。
而就在這時候,又是一部片子送檢,將評審們打了個湊手不及。
“寄生蟲?這個封面是什么意思?講亞洲的家庭生活嗎?”
見到編劇和制片人皆是方宇之后,評審們也耐著性子看了下去。
兩個小時過后,之前給《綠皮書》打了高分的人,再次給《寄生蟲》也打了高分
先前那個給方宇最佳男配角提名的黑人評委,又在最佳電影的欄上,填了《寄生蟲》的名字。
他笑著搖頭,“看來這次的奧斯卡,是史蒂芬·方,左右手互搏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