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司馬懿帶著他們南下,是為了讓他們更清楚的目睹蜀兵耀武揚威、聽聞蜀兵的辱罵折辱更真切嗎
這時,司馬懿甫一來雍涼任職威望不足的劣勢就出現了。
盡管有張郃為他壓制著其他將率,但他一意孤行引兵南下且多番回絕各部將率的請戰后,終于有將率賈栩又名賈嗣與魏平按捺不住,公然道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這讓司馬懿很難堪。
差點沒將滿口牙都給咬碎了。
因為他不是不敢打,而是覺得時機未到
其實他是在效仿昔日夷陵之戰中陸遜的做法。
在夷陵之戰中,陸遜整整避戰了六個月,待蜀兵銳氣不復、戒備心大降,然后才決定反攻。乃是先以精銳水師將劉備的后路截斷,然后以舟船載兵瞬間抵達蜀軍的營寨,才得以一舉建功的。
而他也是有機會截斷蜀兵后路的。
張郃在反對他引兵銜尾南下無果后,還提出了另一個戰術。
乃是將去歲魏延大敗費曜與郭淮的做法反其道而行之,親自引兵走董亭道繞到蜀兵的后方,攻擊蜀兵的糧道。
只不過,司馬懿并不是陸遜,蜀相諸葛亮更不是劉備。
蜀相諸葛亮早就料到了這一點,引兵退到鹵城后便安營扎寨,構筑防御工事了。
張郃若是敢繞后,到底是擾糧道還是自投羅網尚未知呢
再者,還有一點是司馬懿估算錯誤的。
那就是鹵城一帶山巒起伏、溪水縱橫,對尤善山地作戰的蜀兵而言乃是絕佳的戰場,而對以騎兵稱雄的魏國來說,則是騎兵毫無用武之地。
如此,司馬懿想復刻夷陵之戰陸遜的做法,怎么可能成功呢
天下哪來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
但奈何司馬懿執迷不悟,仍堅持著自己的主意。
且待兩軍對峙至夏五月的時候,他還學著陸遜在反攻之前攻打蜀軍營寨窺虛實的做法,打算引兵嘗試戰一戰了。
其實他還想多等一些時間再去嘗試的。
只是他不敢再等了。
因為眾怒難犯。
自將軍賈栩與魏平公然質疑折辱他后,其他將率也開始有樣學樣的讓“畏蜀如虎”在軍中流傳,就連造飯的伙夫朗朗上口了。
且原先幫他壓制各部將率的張郃,在建議屢屢被他駁回后,也開始對他有了意見。
乃是搬出了曹叡的書信,先贊了一聲司馬懿避戰的做法深得天錐ブ彌卸崠止πすΦ嗇意,然后話鋒一轉,便請他引兵回去上邽縣。
給出的理由,乃是如今正值青黃不接的時候,理應縮短糧道過長的問題。
且如今提前回去,還可以做好布防,讓蜀兵哪怕再次北上也無法在秋收之時搶收小麥。
但司馬懿聽罷心中便了然。
張郃這是隱晦的告知,他已然快壓制不住諸多將率的群情激憤了。
是啊,壓制不住了。
張郃資歷是很深、官職也很高,但終究不是都督,其他將率與他并沒有從屬之名,自然也不會一直聽從他的勸解。
尤其是,如今是就連最底層的兵卒都覺得司馬懿怯弱了啊
他還怎么壓制得了
若不是魏國軍法嚴苛,說不定都鬧出奪權的事情來了。
所以,司馬懿打算試一試蜀兵的虛實。
打贏了,自己得了威望,又可安撫兵將情緒,皆大歡喜;打輸了,那就回來繼續對峙,等他臆想中的機會降臨。
且臨戰前,基于天子讓秦朗等人以兵屬張郃的考慮,他還問了張郃此戰能否可打。
對此,張郃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