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見識過洛陽中軍的戰力。
早年曹彰北伐代郡烏桓時,他便假相助的名義引兵在側觀戰,企圖得漁翁之利。只是曹彰以摧枯拉朽之勢擊破代郡烏桓,將他的覬覦之念給徹底打消了。
如今,魏國中軍足足三萬步騎復北來,他僅僅以本部嫡系與步度根的族眾,是根本無法對抗的。所以,為了有一戰之力、為了鼓舞麾下族眾的士氣與敢戰之心,他必然會召集所有依附自己的部落。
其二,則是為了此戰勝算更大一些。
久在邊郡的田豫知道,游牧部落最大的劣勢就是沒有完成集權。
每一個部落首領猶如封君一樣,對族眾有著絕對的指使權,莫說還不是鮮卑單于的軻比能可干涉,就連昔日的檀石槐都不能越俎代庖。
松散的聯盟,也意味著人心不齊。
各懷私心的他們,不管是在保存實力相互推諉職責這方面,還是在輜重糧秣分配多寡方面,都難免會引發爭執。
在短時間內,軻比能以個人威信是可以將所有聲音壓下去。
但一旦時間久了就有心無力了。
正好,依著胡虜部落的作風,不是要先避戰、消磨魏軍的銳氣嗎
決戰拖的時間越久,他們的戰心就愈發不堪。
所以說,促成軻比能召眾多部落聚兵,看似是實力增強了,但從長遠來看卻是內部相互掣肘而消弱了。
最后,便是田豫建議秦朗督兵往代郡而去的緣由了。
軻比能最早的屬地,就是在代郡與上谷郡之北,最忠誠的麾下也正是這兩個地方的部落族眾。
而魏軍若是引兵前去代郡駐扎,分出精銳騎卒將這兩個地方的部落牧場以火與血徹底掃蕩一遍,就容不得軻比能不主動來決戰了。
不管怎么說,軻比能冀望著成為鮮卑單于。
而連自己的根基屬地都無法守住的部落大人,怎么可能被推舉為單于呢
況且,他將嫡系部落族眾都聚攏來了平城,這些嫡系在聽聞自己部落的婦孺與牧場被魏軍兵鋒所指后,哪能不要求他引兵前去救援最好的救援,就是全軍壓上魏軍的營寨決戰,逼迫那些外出的魏國騎兵歸來。
或是說,魏軍襲擊代郡與上谷郡的部落時,軻比能可以讓他們遷徙躲避戰火啊
何必被動的來尋求決戰呢
但往實際里想一想,便知道這個做法行不通。
因為早年田豫在幽州任護烏桓校尉之時,駐地就是在昌平,與上谷郡僅僅隔著一個居庸關
以他對塞外地形的熟悉以及備受東部鮮卑部落敬畏的威望,不管軻比能將這些沒有自保能力的婦孺藏在哪里,都會被田豫找到屈服于他的淫威、被他兼并沒多久東部鮮卑各部落,肯定會主動為田豫消息
除非,軻比能將這些婦孺遷徙去河套平原或者漠北。
但草原上素來弱肉強食、彼此兼并成風。
這些婦孺呆在代郡與上谷郡,沒有部落膽敢冒著軻比能的怒火侵奪。
但他們若是離開屬地了嘛
那就是羊入虎口
畢竟傳承多年的種族習俗與生存法則,可不是一個軻比能可以變更的。
所以說,只要魏軍進入了幽州代郡,做出將要襲擊軻比能嫡系部落的牧場與侵擾婦孺時,雙方的決戰將會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