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雙方的爭執暫時化解了。
但新的爭執很快又誕生了。
是關乎接下來如何應對魏軍的決策上,步度根與柯比能持有南轅北轍的意見。
柯比能是想速戰速決。
打算趁著偷襲郁筑革建部落屬地的魏國騎卒尚未趕回來代郡之前,當即對魏軍發起強攻,力爭將漠北騎兵敗的影響降到最小。
這種決策有些急躁,卻也合乎時宜。
敢用于偷襲的將士必然是一軍之精銳、絕對主力,若是等偷襲的魏國騎卒趕回來再戰,那就要面對士氣更高昂的魏軍、更難以取勝了。
但步度根則以為不然。
他一針見血的指出,游牧部落對抗中原王朝的取勝之道避而不戰,耗著。
將遠道而來的魏軍的糧秣補給耗到不堪重負;將出塞已久卻尋不到決戰機會的魏軍師老兵疲、將士士氣低落,隨后才會迎來大勝的機會。
所以,他的建議是讓柯比能帶著鮮卑聯軍原道返回。
回去平城、甚至是更北的強陰縣,引誘魏軍不得已繼續北上、讓魏軍的糧秣補給愈難。
屆時,敵疲而自身好整以暇,勝之不難矣
如此深諳敵我優劣的建策是無法指摘的,但柯比能甫一聽罷,便在心中否決了。
無他。
他須臾間便洞悉了步度根的意圖。
什么疲兵之策也好、深諳兵法的以己之長攻彼之短亦罷,這些冠冕堂皇的說辭里藏著步度根的私心。
試問,他都聚攏所有死忠部落舉大軍南下了,就指望著用這場勝利來提升自身的威望,向所有鮮卑部落首領證明,他就是繼檀石槐之后的、當之無愧的草原雄主
一矢不發就退兵歸去平城,那不是令眾部落首領失望嘛
再者,魏軍都做出深入郁筑革建部落屬地腹心偷襲的事情了,他所控制的屬地如上谷、漁陽郡以及東部鮮卑屬地,怎么可能無預莫忘了棲息在這些屬地的部落族眾現今都在這里,魏軍騎兵若往,都不需要擔心被伏擊的。
若是這些屬地被襲擊了,再怎么愿為他死力的部落首領,都不會繼續留在這里。
最后,則是對魏國不會那么容易罷兵的篤定。
柯比能又不是不知道,蜀兵已然兩年沒有出兵雍涼了,江東那邊仍舊將戰事當作郊游踏青,幾無戰事的魏國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糧秣不濟、補給艱難
更莫說,他先前還擊敗了并州刺史畢軌。
中原王朝又不如游牧民族那般不羞遁走,魏國君臣僅是為了討回顏面、彰顯泱泱大國之威,就不會輕易罷兵。
所以說,步度根的建議包藏禍心。
真正用意是加劇他成為單于的難度,是企圖讓他威望跌落、失去其他部落首領的擁護,進而取而代之
故而,他斷然拒絕。
且以長期積累的威望與利用其他部落首領的擁護,順利通過了立即與魏軍決戰的決策。
讓步度根憤慨之余,也伏下了禍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