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衡看罷了,哪能猜不到他的心思
這哪里是在問他啊
且以門蔭在朝任職冗官的他,也給不了建議啊
分明是夏侯霸覺得夏侯惠備受天子器異、能在天子面前說得上話,且才略更優于己,便想讓夏侯惠尋個機會請求天子,將他調職去個容易積累功績的地方嘛。
至于,為何兄弟之間還要藏著掖著
打小就沒少以棍棒教訓夏侯惠、夏侯和的他,現今拉不下臉唄
當然了,夏侯衡還是如他所愿做書來淮南了。
夏侯惠當然是愿意幫忙的。
雖然在他的印象中,這個好多年沒見面的仲兄自命不凡、武德充沛、脾氣暴躁、動輒打罵嗯,算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且韶華易逝。
將軍也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自家仲兄都蹉跎十數年了,都將近不惑之年了,若再留在雍涼被排擠,恐此生都不會有機會施展武略了。
只不過,得等。
正值蜀兵來犯,沒有這個時候調離將率的道理。
待今歲戰事罷了與我有機會面君時,看能否尋到合適的時機進言。
暫且將此事放下的夏侯惠,又想起了桓范的回信。
源于此番家中來信還提及了夏侯和的親事,夏侯惠便做了封書信給東中郎將、持節都督青徐諸軍事的桓范。
本是想著以姻親之家的身份,好心提醒桓范一聲,今歲江東恐會兵犯徐州。
然而,卻是引來了桓范的反感。
因為滿寵將他射殺吳征北將軍孫韶之事宣揚淮南與徐州等地,以求鼓舞士氣、振奮軍威了。這就讓素來自視甚高的桓范覺得,夏侯惠在這個時候做書信來不是好意提醒,而是有夸功炫耀的意思
是在隱晦的表示,雖然先前夏侯氏門楣比桓氏低,但如今不差了。
夏侯和婚配桓氏之女綽綽有余。
“小子竟向老夫夸功”
這是桓范看罷夏侯惠的書信時,憤憤不平對身側的族子桓禺說的話。
桓禺之妹,便是與夏侯和定親的桓氏女。
這也讓桓禺挺無語的。
他也看了書信,但完全沒有看出夏侯惠炫耀功績的意思啊
只不過,他也知道這個族父為人自矜,若是直言勸說,必然會適得其反。
而桓范也沒給他作言的機會,直接就做出了決定,“先前夏侯伯權以書問我,有無桑梓才俊可為稚權幕僚,我本意屬在你,故召你來徐州。爾今,夏侯稚權桀驁無禮,便作罷了吧。待我尋個時機,讓郡中舉你孝廉入仕。”
對此,桓禺還能說什么
唯有恭聲謝過唄。
而猶在羞惱的桓范還給夏侯惠作了回書,就一句話,曰“老夫自有規畫,不勞稚權費心”
好嘛,是個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怒氣滿滿。
夏侯惠得書時,也好一陣無語。
明明自己只是出于好心,怎么就惹來桓范那么大的怨氣呢
同為鄉黨,且還聯姻了,有話好好說不行嗎
不過,這事還不算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