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現在是遷安伯,是勛貴,回京之事,有張居正和皇帝陛下撐腰,無人敢置喙。
馬芳是晉黨的招牌,整個宣府大同,最能打的就是馬芳,晉黨就是再不待見馬芳,也只能把馬芳抬出來做招牌。
俞大猷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人撐腰,戚繼光受的委屈,俞大猷有之過而無不及,張居正回護戚繼光,誰來回護俞大猷
譚綸現在是兵部尚書,總督京營,在這奉天殿內,他要為俞大猷撐腰
俞大猷現在是南京右府僉書,從南衙到北衙,晝夜星馳,只需要十五天的時間,譚綸迫切的希望俞大猷能夠大志得展布,不再明珠蒙塵,不再壯志未酬。
譚綸這是在旗幟鮮明的豎旗,朝中將會多一股勢力,浙黨,而黨魁就是譚綸本人。
“老成宿將。”葛守禮要適應自己黨魁的身份,他思慮了片刻給了一個略顯中性的回答,老成宿將為大勛,這是贊同。
若是他反對俞大猷回京,譚綸立刻就會反對馬芳回京,葛守禮對楊博所言之事,謹記于心,高舉尊主上威福大權,與譚綸、吳百朋、戚繼光、俞大猷等一眾浙黨修睦,同抗元輔威震主上。
葛守禮又咂了咂這個綱領,只覺得厲害。
俞大猷是福建人,嚴格來說不是浙黨,但大家當年抗倭的戰友情誼,彼此戰守互為犄角。
“那就招三大將回朝主持京營提舉將才考校武藝之事。”張居正在奏疏上貼了浮票,寫上了自己的意見。
新任的吏部尚書張翰十分認同的說道“元輔先生處置有方。”
張居正看了眼張翰,新任的吏部尚書,就只會一句元輔先生處置有方
奏疏流轉到了御案之上,所有人都看向了月臺,小皇帝在張四維回朝的事兒上,似乎叛逆了一下,現在張元輔的奏疏,皇帝陛下,會做如何決定
朱翊鈞拿起了大印,蓋在了奏疏之上。
群臣們松了口氣,臣權和皇權并沒有起沖突,看起來,十歲人主,并不是要反對張居正當國,真的是單純的覺得張四維丑,不愿意讓張四維在身邊侍讀。
這一下子群臣立刻就意識到,似乎張四維確實長得不好看。
之前沒人提,也沒人留意,這有人提了這個問題,張四維立刻就變的面目全非了起來。
譚綸王崇古你居然敢出爾反爾,吃我一記反向丁字回殺譚綸的武藝不錯,教過戚繼光短兵。譚綸評價俞大猷的那句,是譚綸自己說的。出自明史俞大猷傳。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