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批閱國書表文,其詞意誠懇,具見爾國國王恭順之誠,深為嘉許。所有赍到表貢之正副使臣,念其奉使遠涉,推恩加禮。已令大臣帶領瞻覲賜予筵宴,疊加賞賚用示懷柔。”
“爾國惟當善體朕意,益勵款誠,彼此商貿旨在互通有無,取長補短,理當恪守禁約,以保義爾國有邦,邊釁不啟,共享太平之福。”
“欽此。”
馮保念完了圣旨,退后一步。
“平身吧。”朱翊鈞看向了兩個使者。
黎牙實和安東尼奧顯然是精心打扮過的,身穿繡花天鵝絨官服,面還點綴著一些寶石和徽章,徽章是西班牙王室勛章,而安東尼奧還罩著一件騎士外衣,黎牙實則披著一襲深紅色的博士服。
黎牙實和安東尼奧也在偷偷打量小皇帝,雖然禮部官員反復申明,不要直視陛下,那是一種冒犯。
但是黎牙實和安東尼奧實在是太好奇了,好奇掌管這么一個強大而富有的國家的主人,到底是何等的模樣
他們看到了一個十一歲的孩子。
這個孩子,穿著黃色大袍,大袍點綴著各種復雜而莊嚴的紋章,而冠為十二旒冕,面各種寶石點綴,和所有的大明人一樣,黑色的頭發和眼睛,只不過這個孩子的容止端嚴,看似和善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一股內斂的英氣。
就像是一把未曾出鞘的寶劍。
這把未出鞘的劍給人的感覺,極為鋒利,這是黎牙實和安東尼奧的共同感受,兩人再次俯首,以勃艮第禮儀,再次覲見了大明的皇帝。
張居正松了口氣,他就知道小皇帝的賣相不錯,不會因為年齡,被人輕視。
其實張居正也幾次猶豫過,要不要讓小皇帝見外使。
畢竟皇帝只有十一歲,禮部也是反對,當年曹操見匈奴使者,生怕自己不能震懾匈奴人,還換了個人偽裝成他曹操接見匈奴使臣。
而當下小皇帝還小,禮部反對小皇帝見使者,萬一使者看皇帝年齡小,起了輕慢之心,到時候再鬧出東南倭亂這樣的亂子來,就和兩國使者互相通商的邦交目的,背道而馳了。
大明需要銀子,大佛郎機需要商品。
張居正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把小皇帝拉出來溜溜,沒什么見不得人的,習文練武以來的小皇帝,這一年的氣質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從一百多斤的小胖子,已經變成了瘦身成功,渾身腱子肉能夠撐得起冕服的皇帝,已然有了幾分氣質。
氣質這塊,小皇帝拿捏的死死的。
果然,黎牙實和安東尼奧并不敢輕視。
“兩位使臣,爾國所奏傳教之事,我大明不能允,兩國風俗制度不同,何必強求于此我中原自絕地天通之后,便是人間事歸人間管,已有幾千年之久,若要強要傳教,道不合則無益,朕只能遣令兩位使者,安程回國了。”朱翊鈞首先申明了大明關于傳教的態度,決不允許。
絕地天通是一個典故,出自顓頊,大抵就是天天下、神與人各司其職,互不干涉,人間事人間管。
從儒學禮法而言,子不語怪力亂神,各種宗教也被儒學禮法,視若異端,這一點張居正第一次講筵已經申明過了,而且還把宋徽宗和梁武帝之事拿來勸說皇帝不要崇尚道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