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行宣旨的緹騎和宦官早就打好了招呼,自然沒有用力,講究的就是一個欲拒還迎,讓朱載堉拿到了但是沒完全拿到的那個勁兒。
唾手可得,卻得不到,就像貓爪子在心里刺撓一樣。
淡泊名利的君子,最好對付,找到他真正在意的東西,一擊必殺。
徐爵走了過去,將六分儀下一封精美的信箋打開說道“這可是陛下親手調校六分儀,這水平儀,這螺旋微分鼓,這望遠鏡,真的是奇思妙想,巧奪天工啊”
“嘖嘖嘖。”
“這兩面鏡子可是兵仗局費盡心機磨出來的,陛下在這六分儀留下親筆書帖順天府觀星得北極出地角度3998°,仍不精準、著實可惜,皇叔可有良策”
“世子殿下,可有良策啊”
朱載堉仍然不肯松手,連連點頭說道“有有有有。”
徐爵笑著說道“要不,世子殿下隨咱家進京一趟”
“好好好。”朱載堉再連連點頭,就像是貓不能拒絕貓薄荷,色中饕餮不能拒絕美人,將軍不能拒絕金戈鐵馬萬里氣吞如虎一樣,作為一個大科學家,朱載堉完全不能拒絕精密儀器出現在自己面前,唾手可得而不得。
根本沒那個能力拒絕。
就這樣,朱載堉這個和興王府一系有間隙的鄭王世子,開始隨大明緹騎入京,抵達通州的那天是萬歷二年十一月底,十二月開始了。
萬歷二年有兩個十二月。
而朱翊鈞去了一道中旨,贊賞了一番朱載堉識大體后,并沒有召見他入京,而是一直等到了十二月初三。
朱載堉之前為什么不肯入京因為皇帝宣他入京,他就必須穿上世子冠帶,那代表他認輸了,對這個糟糕的世道認輸了。
所以,朱載堉一聽圣旨,就立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要討個對錯,穿上了世子冠帶,就沒辦法討個對錯了,那是他出世后跟紅塵滾滾唯一的聯系。
但是在看到了皇帝陛下送來的六分儀以及千里鏡后,朱載堉立刻投降了。
他發現了,自己之前的理解有誤,他真的想要做的事兒,沒有強大的財力和政策支持,幾乎是不可能做到。
那些個透明琉璃,那些手巧的工匠,那些從泰西舶來的知識,沒有朝廷,他一樣也得不到。
朱載堉看到了希望,他需要遍布大明大江南北的觀星臺、需要一大批的同道中人、需要龐大的天文儀器、需要海量的人幫他計算,這些,他一個人做不到。
天文觀測從來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個妙手偶得的事兒。
皇帝給了他這個希望,他滿懷期望而來,在大道至理面前,他可以妥協,可以認輸,只為一個答案。
朝聞道夕死可矣。
萬歷二年十二月初三,大明皇帝在皇極殿召開了大朝會,宣朱載堉入朝覲見。
這一個月的時間,朱翊鈞、張居正、廷臣們都有些苦惱,那些個言官們,一次又一次的上諫,就是為了阻止削減宗俸之事,理由千奇百怪,方法五花八門,無論萬士和、葛守禮、海瑞如何奔走,都無法阻攔這種風力輿論。
因為一旦讓郡王以下自謀生路,那代表著掛靠在那些宗親身上的避稅田畝,就立刻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