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聽到了這里,面色終于稍微變了變,這個稽稅局一旦成立,那必然招致了士林清流的口誅筆伐,畢竟君子恥于言利,結果張居正言利也就罷了,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稽稅局,這股風力輿論一起,張居正能承受得住嗎
“理應如此。”張居正的奏疏里,也就是派遣緹騎去盯著點,也就是一時應急,若是有不服的就殺雞儆猴,抄一家一戶,朝廷法度得以伸張。
結果陛下來了個加倍,不僅要緹騎前往,還要有戶部主事官,還要有內監監察。
大明動用如此制衡手段,只有征伐之事,顯而易見,皇帝心里已經把征稅和征伐畫上了等號,好像沒什么區別,征伐和征稅都是一個征。
這股風力輿論,張居正自問,還是能頂得住的。
朱翊鈞繼續說道“這制度解決了,人手呢人手是個大問題,一個縣就一個緹騎稽稅,那是把緹騎往死路上逼,得給緹騎們配一些人手。”
“民間自有人手。”
“朕以為,下達稅票,令各家各戶,自己填寫自己家有幾畝田,自己報稅,要是敢偷敢漏,就讓緹騎們招募江湖豪杰游俠游墜,去把這個差額補上,定分成,漏逃之數,就給他們三成。”
“這些個江湖豪客們,權豪能用他們欺壓百姓,怎么就不能被朝廷利用欺負權豪呢”
皇權特許吃大戶,遍布天下的匪寇們應該很有興趣。
在小皇帝一言一語中,張居正聽明白了小皇帝的意思,武裝征稅,充分利用民間游墜匪寇之流,當然可以稱他們為豪杰游俠,對權豪大戶進行武力征收。
朱翊鈞這個法子,抄襲的是后世全球第三大武裝力量,美利堅稽稅警,抄襲的是大明的西廠、內行廠,抄襲的是大明朝的萬歷皇帝的稅監。
萬歷皇帝長期擺爛的三十年里,對一件事極為上心,那就是撈錢,張居正教了萬歷皇帝那么多的事兒,萬歷皇帝就記得了一件事,搞錢。
萬萬歷皇帝的礦稅監可謂是臭名昭著,更是被人稱為內帑所得一,私囊所得十九。
而朱翊鈞現在提出的這個辦法,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稽稅局直接隸屬于皇帝的同時,也有文官參與其中,所得稅款也不是充作內帑,而是國帑內帑對半分成。
張居正聽完了目瞪口呆,陛下不僅加倍,他還超級加倍,這法子太惡毒了
他也明白了,為何陛下不讓他來背負這個罵名,他真的背不起,這罵名是他能背得動的嗎
張居正沉默了許久,艱難的說道“陛下下旨督辦臣,就不上奏了。”
看看這個陽光開朗的小皇帝,內心到底藏了多少歹毒的心思吧
張居正越來越發現,他在保護朝臣,保護天下縉紳權豪
朱翊鈞露出了個笑容,繼續說道“行,但是一條政令的推行,不是一蹴而就的,那就先在南衙試行,由駱秉良督領此事,先在南衙十四府試行,一邊試行,一邊總結經驗教訓,完善法度,同樣,皇叔在京,也令他培養內官、緹騎、戶部掌稅郎中們,一起學習算學,培養人才。”
張居正眨了眨眼,終于明白了之前陛下為何非要趙夢祐擔任緹帥,而不是讓駱秉良,駱思恭可是在宮里天天打的小皇帝嗷嗷叫的陪練,可謂是簡在帝心,圣眷正隆,駱秉良其實更適合做緹帥。
感情,在這里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