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綸和王崇古見面,總結而言,就是四個字,快造反啊
造反就有仗打了,朝廷苛責過甚吹求過急,反,沒什么不能反的,叫上北虜一起謀反
王崇古走出了全浙會館后,腦袋嗡嗡的響,譚綸如此鼓噪,王崇古心里就越怕,造反那可是讓所有人帶著九族一起跟著他王崇古搏命。
“萬尚書,在全晉、全楚、全浙會館,如履平地啊。”王崇古回去的路上,忽然發現了自己身邊這個人,也不簡單
萬士和出入三個會館,連個拜帖都不用,跟進自己家一樣。
萬士和理所當然的說道“又不是私宅,當然可以進了。”
門檻為什么是門檻不是私宅也不能像萬士和這樣隨便進,而三個黨魁,顯然是默許了這個行為,萬士和這個墻頭草,隨情勢而改變立場的人,居然能如此光明正大、堂而皇之。
有問題,而且問題很大,這說明,張黨、晉黨、浙黨,在某些方面達成了共識,而萬士和就是踩著這條共識,游走在三個會館之間。
六冊一賬的風波里,皇帝敕諭讓萬士和隨風倒,王之誥致仕,皇帝又給了萬士和機會,讓萬士和跑路,萬士和自己不跑的,那萬士和就是個無黨派人士,同時他也是浙黨、楚黨、晉黨。
這個復雜的身份,讓王崇古有些心有戚戚,朝廷的天已經變了。
該死的張四維。
安東尼奧帶著大量的琉璃器一路南下,到了應天府南京城,站在大報恩寺的一座琉璃塔前,用力的仰著頭,看著面前的高塔。
大報恩寺琉璃第一塔,九層八面,高約二十三丈四尺六寸26層樓,圍約六十七步100米,琉璃塔最頂部是用純金制成的寶珠,直徑約為一丈兩尺,每層的檐角下都懸掛銅制的風鈴,從上至下共一百五十二只,即使在輕輕的微風之中,清脆的鈴聲也可聲聞數里。
站在塔下的安東尼奧無論如何也無法想象高聳入云的琉璃塔是怎么建造的。
整個琉璃第一塔,除了塔頂有一根管心木之外,整個樓不施寸木,完完全全由各種造型、各種顏色的琉璃構件榫合而成的高樓。
大副馬爾庫斯也是仰望著這座完全由琉璃打造的高樓,喃喃自語的說道“我們該走了,真的是一座完美的瓷塔。”
“這是神跡不是嗎只有神才能制造如此沒有任何一次瑕疵的高塔。”安東尼奧仍然不太想走,站在塔下,他想進去,但是這座塔是紀念大明第一代皇后的紀念塔,沒有朝廷詔令,他一個紅毛番如何上塔
馬爾庫斯大副拉著安東尼奧說道“我們真的該走了,已經足夠了。”
“這是十萬大明工匠,用了二十年打造,我們這次最大的收獲,不就是那些制作精良,獨一而無二的琉璃器嗎”
“二位,我們應該離開了。”奉命出使西洋的高啟愚,就是那個在應天府鄉試,搞出了舜亦以命禹,差點把張居正搞到絕對被動致仕的高啟愚,他已經學會了拉丁語,帶著國書,前往佛郎機出使。
這次是坐安東尼奧的四桅大帆船前往。
“好吧,我的畫師將它畫了下來,泰西所有人都要為之驚嘆,神跡。”安東尼奧一步三回頭的跟著高啟愚離開,向著松江府而去。
三艘四桅大帆船已經采買完畢,船上載滿了絲綢、茶葉、瓷器、棉布、鐵鍋、漆器等等數不勝數的貨物,這些貨物并沒有裝滿船,他們的白銀不夠,買不了更多的貨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