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書譚綸聽聞之后,點頭說道“理應如此,兵部已經行勘,然而,眼下遼東動兵,陜西不宜再興刀兵,各番實繁有徒,勢不能盡誅法,不應窮治,蓋內資茶馬以備,招中外捍賓而作藩籬為宜。”
譚綸的確是個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主,但是兩線作戰,對大明而言還是有些吃力,眼下大明主攻方向是遼東,那么其他地方都以招撫比較好。
不擴大戰爭的規模,不讓大明兩頭奔命,是嘉靖年間的歷史教訓,當時東南倭患,西北北虜入寇,已經切實證明了一件事,大明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如日中天的龍傲天了,翻翻身就能把北虜嚇得千里逃亡的時候了。
“諸位以為呢”張居正詢問著其他人的態度,禮部、戶部、都察院都站在各自的立場上,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比如戶部大司徒覺得西北也可以建個毛呢官廠,但是王崇古不同意,京師官廠仍在試行,不宜太早鋪開,這法例條文都沒折騰明白,還是先試行為宜。
柔遠人這一套,禮部尚書萬士和表示那可太熟悉了
但大抵都同意了譚綸的意見,不兩線作戰,承認自己不夠強,不是恥辱,不肯勵精圖治,臥薪嘗膽的變強,才是恥辱中的恥辱。
“南京戶科給事中余懋學言五事兒。”張居正面色凝重的拿出了另外一本奏疏說道“和我有關。”
“第一件事兒,是崇惇大,就是理應崇尚敦厚寬大,他說陛下臨御以來,立考成之典、復久任之規、申考憲之條、嚴遲限之罰,大小臣工鰓鰓奉職,實在是苛責過重,政嚴則苛法密,更擾非。所以,朝政理當培元氣存大體也,昔皋陶以寬簡贊帝舜,姬旦以惇大告成王。”
“余懋學希望陛下遠憲二君,留心柔克,持大體而略繁文,矜微瑕而宥小錯,綸綍本而致和平;不數下切責之旨,政令依于忠厚,而不專尚刻核之實。”
張居正念完了第一事兒,對于明公而言,這些話其實很好理解,中心思想就是寬簡惇大,翻譯翻譯就是陛下啊,松一松手里的韁繩吧,天下群臣都喘不過氣來了
張居正看向了群臣說道“考成法是不是苛責過重考成法是我為首輔之后,一力推行,沒有經過廷臣們廷議,就和楊太宰商量了幾次,就開始推行了。”
“現在議一議,也不晚。”
海瑞疑惑的問道“大小臣工鰓鰓奉職,難道不應該嗎”
“地方官在地方就是青天大老爺,掌生殺予奪大權,做點事,就如此叫嚷,說太過辛苦,覺得辛苦可以致仕,可以不干,有的是人想干,趕緊把位置讓出來好了。”
葛守禮搖頭說道“海總憲這話說的,咱們都是在朝為官,真的辛苦嗎辛苦在哪里呢再辛苦,還能有陛下辛苦陛下又要御門聽政、又要講筵、還要習武、還要去寶岐司種地、還要研習算學、每月二十九日都要考校功課,還要考校算學。”
“陛下都在考成法之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余懋學這本奏疏,屬實是沒有恭順之心,不應該了。”
尊主上威福之權,葛守禮是極為認真的考成法起初的確有點不適應,但是習慣了也就好了,陛下都在考成法之下,憑什么百官叫苦喊冤。
司禮監抄了一份余懋學的奏疏,朱翊鈞看了半天,輕輕咳嗽了一聲開口說道“這是彈劾元輔,還是為元輔表功啊”
“臣愧不敢當。”張居正一聽趕忙俯首說道,但是小皇帝的這個理解思路,好像也沒什么錯。
叫的越兇,說明越有用,奇怪的合理化。
這章是昨天的也就是十八號的我到家都十點了,寫完更新被直接鎖了,也不知道哪里違規了,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