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雷塔工作正常。
傾盆大雨狂瀉而下,這一場大雨持續了僅僅小半個時辰,就慢慢變小,而后開始放晴,等到天空完全放晴的時候,朱翊鈞帶著張宏等一眾去點檢,自己的磁鐵是否制作完成。
“陛下,好像成了,但好像又沒成。”張宏在放晴的午后,打開了木箱,將纏繞的銅線繞開,拿出了一塊鐵片,鐵片被吸了過去,張宏摳動了下,便摳了下來。
而后開啟了金線和銀線,結果都差不多。
這鐵塊有磁性,但也就是個吸鐵石的水平。
經過了繁瑣的檢驗,朱翊鈞宣布,充磁雖然成功,但科研探索失敗,強磁鐵并沒有得到。
實踐證明,閃電的確可以充磁,但是永磁鐵的的強弱,還是跟材料有關。
失敗是成功之母,朱翊鈞也沒打算一次成功,他其實就是想證明一件事,那就是雷電并非天人之怒,他想要破除的是天人感應的說辭。
從隆慶六年起的客星,到最近的四川火流星一赤一綠,朱翊鈞已經被這一套搞得有些煩躁了,之所以建立這座引雷塔引雷,磁鐵的充磁只是順帶,只是一個小實驗,最重要的就是破了這一套天人感應的玩法。
不懂的東西,是大明還沒搞明白的萬物無窮之理,而不是所謂的天人震怒。
引雷成功才是這次引雷塔的目的,雷、流星、日食、月食、客星都是一種自然現象,而不是推給天人震怒示警。
皇帝的身上也有枷鎖,而這引雷塔是他的破枷鎖的那把利刃。
朱翊鈞將自己的研究與發現,張榜公告。
在朱翊鈞忙著折騰引雷塔的時候,張四維在忙著折騰毛呢廠,他失敗了。
他的失敗和王謙沒有任何的關系,這一次王謙沒有阻攔張四維,也沒有買通任何人,而是張四維自己沒做成功。
永定毛呢官廠志,在皇莊有售賣,并不是張四維一個人探索,而是很多商賈聞著味兒就過來了,而后在永定河畔,數日之間,十幾家工坊應聲而起。
需求的確在,大明毛呢官廠主要是供給軍需,只剩下點邊角料給民間,民間的商賈可謂是一料難求,朝廷都把工藝直接公之于眾,按照道理來講,直接上馬就可以了。
照葫蘆畫瓢,也能達到,但是很快,商賈們就發現,這毛呢生意,沒那么好做的,最后只留下了一家毛呢廠叫永升號,直接宣布成功,而這個東家極為神秘,并沒有留下太多的消息。
王崇古卻知道,永定河畔唯一成功的那一家東家姓李,武清伯李偉的李,但其實真正的主人是皇帝,那根本就是個皇莊,這個永升號毛呢廠,根本就是皇帝給李太后的禮物,李太后如此輕易歸政天子,出乎了王崇古的預料。
明明陛下已經否決了移宮的提議,太后卻自己離開了,這讓已經準備好了站隊的朝臣們,格外的失望。
怎么可以如此輕描淡寫的歸政呢
斗起來最好像當初張太后和世宗皇帝那樣斗起來,才算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