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心里窩著滿腔的怒火,恨不得現在就回京去看看,到底是誰在欺負陛下,是的陛下的確是君王,可是也是他的徒弟,而且很努力,每次寫信都炫耀自己又換了弓箭,換了馬,武藝又有精進。
陛下還是個孩子,雖然聰明近似妖,可孩子就是孩子,連成丁都沒有,就要面對這么多的屈辱。
聽聞皇宮驚變,戚繼光心急如焚。
可是陛下這封信的意思很明確,先國事,后君事,先公后私,國方大治,這讓戚繼光的怒火更勝。
到了這個時候,陛下還想著國事
嘉靖皇帝大家都罵,罵他后來不肯好好干活,深居簡出二十載,專事焚修,張居正罵、海瑞罵,言官們都罵,而且嘉靖皇帝清楚的知道,張居正和海瑞都是當面罵的,但是嘉靖皇帝就是不管不顧只管焚修。
張居正罵的角度和海瑞不同,張居正直接罵嘉靖是個餒弱而懦的懦夫,被人刺殺了,就殺回去啊躲在西苑里,算是怎么回事
嘉靖皇帝沒有雄心壯志
這樣說,張居正和海瑞都不贊同。
他們反復勸諫上奏,都會提到嘉靖新政的輝煌成果,連張居正在整飭學政的抬頭也是申舊章,是十分肯定嘉靖前二十年的成果,他們希望嘉靖皇帝能夠重整旗鼓,喚醒當年那個勵精圖治的皇帝。
但全都失敗了。
全都失敗的原因非常簡單,嘉靖老道士,徹底絕望了,再無任何雄心壯志可言了。
把一切美好全都撕裂,把一次次的失望疊加起來,最后成為絕望,就是一種讓皇帝,或者讓天下失去進取之心的最霸道和惡劣的手段。
退一萬萬步講,小皇帝受了這么大的委屈,憋在心里不發作,會影響戚繼光本人封侯拜公的
戚繼光并沒有因為怒火蒙蔽雙眼,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后有一萬雙眼睛盯著,只要他犯了一點點錯誤,都會被無限解構,最終把他變的臭不可聞、人人喊打。
戚繼光不肯驕縱的最大原因,是根本沒那個條件
戚繼光和李成梁的處境是完全相似的,要么藩鎮化做軍頭,要么始終保持著警惕之心作戰。
六月初,青龍堡建成了。
在青龍堡落成的同時,李成梁收到了皇帝送來的鶴氅,再次出關作戰,一路突破速度極快,三日行軍一百五十里,屯兵于全遼管鑰之地高臺山,這里北高南低,被當地人稱之為杜爾筆山。
杜爾比是蒙語,意思是四面八方,拿到了這里,就可以阻擋北虜入寇遼東的步伐,所以叫全遼管鑰。
之前李成梁不能侵占這里,最大的問題就是,如果沒有大寧衛,這里建成,一定會被夾擊,糧道被襲擾,進退失據,但是大寧衛已經完成了防務部署,這個管鑰之地,既然沒有抵抗,李成梁就絲毫不客氣的笑納了。
李成梁將這里命名為彰武,彰顯武德之地。
李成梁的這次進兵沒有遭到任何的抵抗,順利的李成梁都有點不敢置信,后來他想到了一種可能,就是速把亥是故意收攏喀爾喀五大營的兵力,反正大明軍隊也不能在塞外久留,來了,得到點功績就可以離開了。
但是出現問題了。
這次,寧遠伯來了,就不走了他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