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知縣李應辰出門,就被生員們給圍了,被揍了一頓。
李應辰奏報給了鄖陽巡撫王世貞,王世貞把所有鬧事的生員給抓了,這一抓不要緊,發現這群毆打朝廷命官的生員里,有張居正的妻弟王化,這個案子立刻呈送到了朝廷。
奏疏的內容,大抵就是張居正明面上要求清丈,卻不讓朝廷清他自己家的田畝,這不是以權謀私是什么縱容家人不法,鐵證如山。
“先生,這是怎么回事先生妻弟難道會飛”朱翊鈞看著奏疏里的內容,略顯疑惑的說道。
“臣誠不知,王化的確是臣的妻弟,但是這案子決計不是臣妻弟所為,待臣查明再奏稟陛下。”張居正也是有些懵,他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清丈的命令是他下的,江陵知縣李應辰更是他的門下。
李應辰清丈之前,還專門詢問了他,他給了很明確的答案,一視同仁。
這是怎么鬧起來的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把人都逮入京師來問。”
“臣遵旨。”張居正稍微沉默一下領旨而去。
權臣的家眷毆打了地方官,這種事,最佳的處置手段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王世貞作為張居正的同榜,幫這點忙的能力還是有的。
張居正跟王世貞的私交是很不錯的,張居正和王世貞的書信就有十五封之多。
但是自從張居正當國,不肯讓王世貞在翰林院當差,而不是讓他在外巡撫,王世貞就愈加不滿了,鄖陽地震,王世貞上的地震疏,把地震的原因歸為臣權當道所致,就已經正式割裂了。
王世貞的爺爺是王倬,成化、弘治、正德年間的名臣,官至兵部右侍郎,而王世貞的老爹王忬,在嘉靖年間官至薊遼總督,薊遼總督的防區包括了京畿、北直隸和遼東,王世貞可謂是世世貴顯,簪纓世家,自命不凡。
而張居正的老爹,鄉試七次不中,十里八鄉有名的老秀才。
兩個人的出身差距很大,但是張居正當國之前,關系還算不錯,王世貞還給張居正的母親祝過壽,但是隨著張居正當國,兩個人的地位變得懸殊,關系不再密切。
當然,還是有些情面在,張居正讓王世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案子也就糊弄過去了。
但是朱翊鈞偏要把這案子拿到京師來審問,立刻就變得不一樣了。
一面是朝廷命官執行朝廷政令,被生員群毆,一面是張居正的妻弟是參與者,這其中對錯,朱翊鈞還真的要看看,究竟發生什么。
這種處置方式,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按理來說,張居正人又不在江陵,具體發生了什么,張居正也不清楚,如此貿然把地方案件移交北鎮撫司,若真的是王化不服清丈,糾集生員毆打朝廷命官,這張居正如何下得來臺
但是張居正居然直接就答應了,讓朝臣們不知如何是好。
在朝中暗流涌動的時候,緹帥趙夢祐派了五十騎,前往鄖陽提案犯入京詢問。
朝臣們給王世貞寫信的反應已經很快了,但是緹騎們的速度更快,朝臣們的書信還沒到鄖陽,緹騎已經趕到了鄖陽,要將所有案犯都帶回了京師。
王世貞也有點懵,完全沒想到朝廷會如此處置,緹騎索要案犯,王世貞欣喜若狂,他上奏本就是有棗沒棗打三竿,結果引起了朝廷的重視,他趕忙把所有的案犯都交了出去。
案犯還在牢獄之中,將所有案犯綁在了馬背上,緹騎們火速回京。
緹騎離開時,朝臣們給王世貞寫的書信才到了鄖陽,王世貞才知道陛下親自下的旨,那真的是喜上眉梢,王世貞以為小皇帝終于要動張居正,才受理了彈劾,要把這個不大不小的案子辦成大案。
剝皮見骨術,終于成了張居正終于要倒了